“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全世界仅中国做眼保健操,49年来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升至世界第二,达3.6亿人……许多学生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近日,网友的一条眼保健操“无用论”微博,使得眼保健操话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再次引发关于眼保健操是否有效的大讨论。
眼保健操是否防治近视?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西医专家,他们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正方:可缓解视疲劳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黄锦军
眼保健操其实就是对眼睛周围的经络穴位进行按摩。它所提到的“睛明穴”、“四白穴”、“天应穴”、“太阳穴”等都对应不同的经络和器官,做眼保健操时,主要是通过对眼部和头部穴位的按摩,使眼、脑气血通畅,眼睫状肌得到放松,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我也经常帮助一些眼部疾病的患者对这些穴位进行推拿,且效果明显。
在繁忙的课程中,让学生做眼保健操,按摩眼周穴位,至少能让眼睛得到放松休息,缓解持续视近导致的疲劳。对于学生们是否能准确按到穴位使其起到效果,我认为,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即使是只揉捏皮肤,都能缓解神经疲劳。所以,眼保健操还是可行的。
反方:对防治近视无意义
——桂林市某三甲医院资深眼科专家
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早在1972年就规定:小学生每天2次课间眼保健操。但是,这个项目到底对防治近视有没有效果,至今没有严谨地做过统计学和多中心对比研究。
我认为,眼保健操是特殊历史原因下的产物,对防治近视眼毫无意义。
近视眼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现在,人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电脑,纸质媒体也被各种视频终端如电视、iPad、手机所取代。人们的用眼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用眼时间越来越长,在密集信息轰炸下,媒体的字号也越来越小,导致用眼强度大大增加,加上越来越多的高度近视患者的基因遗传,城市居住环境中绿地日益减少,人们的视力健康自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在国外,没有人做眼保健操。我们坚持做了这么多年的眼保健操,近视眼发病率仍然位于世界前列。课间休息的短短10分钟,用来闭眼睛,还不如在室外多看看绿色植物。
眼保健操的前世今生
■延伸阅读
眼保健操是1963年由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体育教研室主任刘世铭自创的。当时有8节,不但有文字介绍,还配有穴位图。同年,北京市景山学校、北门仓小学、28中等学校开始试做这套眼保健操。
1972年,为了让眼保健操更容易掌握,眼科专家对其进行了简化,最终将8节简化成5节,并做了部分改动。在北京,1976年,专家们又开始为眼保健操拍挂图、灌唱片,最后选中了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的一名女生录口令。这5节操从1972年起推行,后又改为4节,延续至今。
2008年5月至7月,新版眼保健操问世。新版眼保健操是据中医经络理论,对原来的两个章节进行修改后,又对其中一个章节进行替换,总时长仍为5分钟。老版有一节为“干洗脸”,考虑学生手上的细菌有可能进入眼睛和嘴部,因此新版将其改为“按头部督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