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的精神寄托
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是他们具有圆满的精神寄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老人精神寄托和追求应包括8个方面:
①良好的自我概念,表明他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
②自尊自重,希望自己的人格和情感一如既往、充实美好。
③社会交往,希望自己能像过去一样保持良好的社会交往。
④亲密忠诚的关系,是老人追求的美好目标之一。
⑤独立自主,希望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不完全依附他人。
⑥安静的生活环境,以便总结和回忆自己的一生。
⑦内在精神生活,以自己一生业绩而感到自豪。
⑧爱抚和关怀,不遭到社会遗弃。
2.老年人及其家庭
在自然经济和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中,几代同堂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现代社会中老年人与子孙共同生活的基础是道德与感情。然而,两代人之间由于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的差异,往往产生一定距离。我国居民区街委会建立了老人活动站,各大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都为离退休老人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些使老年人经常聚在一起,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风格,成为老年家庭生活的重要补充。
3.老年教育事业
离退休以后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体力活动受限,主要待在室内,其生活是否充实幸福,与文化教养的关系甚为密切。文化教养较好,可以阅读图书,研究学问,撰写文章,欣赏音乐与美术……虽然终日身居卧室,仍会感到生活得有意义。因此,那些青壮年时期文化水平不高的中年人,离退休后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晚年幸福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中老年教育应考虑下列4个问题:
①文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应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以便提高中老年人的文化教养水平。
②重视中老年人的学习动机是设置中老年人教育课目的重要依据。
③高智力水平应列为中老年教育的目标,通过中老年教育可以避免或减缓老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衰退,提高智力水平,以便老有所为。
④发挥创造能力,使老年人为社会作出贡献,使中老年教育事业得到生命力。
4.社会结合理论
每个人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在社团或社会人群中出现,其中人的社会价值取决于他与社会结合的程度。老年退休后社会赋予其新的角色则仍与社会保持结合状态,衰老就不会很快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