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合大黄牡丹皮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浏览 9

【药物组成】黄连9 g 黄芩6 g 黄柏6 g 栀子9 g 大黄18 g 牡丹9 g 桃仁12 g 芒硝9 g 冬瓜子30 g 。

【组方依据】火毒内盛,表里皆热,神明被扰,则烦热、谵语;热灼津液,阴精大伤,津不上承,故口燥咽干;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见吐衄;热迫血行,损伤络脉,外溢肌肤,则发斑;瘀热蒸熏肝胆,胆汁外溢肌肤,则为黄疸;热壅肌肉,热盛肉腐,可见痈肿疔毒;肠道为湿热郁蒸,气血凝聚,湿热与气血互阻,内结成痈。故大黄牡丹皮汤、黄连解毒汤二方合用,具有泻火解毒、通便导滞之功,为三焦热盛,肠道湿热之病证而设。

【方药分析】方中黄连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黄芩清肺热,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大黄泻肠中湿热瘀结之毒,助桃仁、丹皮破血祛瘀;芒硝软坚散结,助大黄促其速下;大黄、芒硝与黄连、黄芩、黄柏相合,能增强通泻三焦、泻热解毒之力。桃仁、丹皮凉血、散血、破血祛瘀;冬瓜子清肠中湿热,排脓消痈,助大黄、芒硝清泻肠中湿热积滞。二方合用,能泻火解毒,使火毒下降,湿热、瘀结从泻下驱除,清热凉血、解毒通络而痈肿消散,共奏泻火清热解毒,破瘀散结消肿之效。

【用方指征】临床上以烦热,错语,吐衄,发斑,口舌生疮或见痈疽疔毒,或湿热黄疸,小便黄赤,伴腹中硬满,痛而拒按,牵引则痛剧,或伴身汗恶寒,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实或脉数有力为用方指征。

【临床应用】

1.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临床以结膜红赤,疼痛,或结膜下点片状出血,畏光流泪,口渴,大便秘结,或伴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用药指征。

2.习惯性便秘

临床以大便干结,呈细便条或呈羊粪便,腹胀满或疼痛,口干舌燥,食欲减退,口臭,或口舌生疮,腹部可触及包块,舌红,苔黄腻,脉滑为用药指征。

3.急性膀胱炎

临床以体质壮实,尿频、尿急、尿痛,或血尿,便秘,或伴腹痛拒按,腹部时有包块,或发热,舌红或暗,苔黄,脉滑为本合方的用药指征。

4.急性澜尾炎

临床用以阑尾炎轻型早期或慢性阑尾炎,以一般情况好,腹痛局限,无腹膜刺激症状,舌红,脉迟紧为本合方的用药指征。

5.肛门周围脓肿

临床用以肛门脓肿早期,体质壮实者,以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发热,便秘,或因肿胀疼痛而引起尿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此合方的用药指征。

6.急性湿疹

临床以具有局部紫暗色,分泌物黏稠,结痂,瘙痒,伴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为本合方的用药指征。

7.睾丸炎

临床主要用于急性期,以充血,肿胀,疼痛,或伴腹胀、腹痛,排尿困难,口干舌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为本合方的投药指征。

8.大叶性肺炎

临床以高热不恶寒,腹胀满,大便秘结,口渴,咳嗽,路脓痰或粉红色泡沫痰,或见皮下出血,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为此合方的投药指征。

9.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上以起病急,体温很快升高到39~40℃以上,伴头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可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强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象滑数作为投药指征。

10.急性胆囊炎

临床以发热,发作性胁痛,或攻窜作痛,或右胁、胃脘部疼痛,疼痛之处固定不移,或疼痛放射至右肩和腰背部,胸胁苦满,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常因情绪波动或食油腻食物而诱发,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有力为本合方用药指征。

11.急性过敏性皮炎

临床上以有服用致敏药物或食物史,短时间内出现皮肤瘙痒、起皮疹,可为丘疹或荨麻疹,疹色暗红,伴口干口苦,心烦眠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口舌生疮,舌质暗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报道】肖振球等”报道治疗急性阑尾炎,将该类疾病分为瘀滞型、热毒型、湿热型、毒溃型、湿热痞块型五型,对于毒溃型、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常以本合方加金银花、败酱草内服,有较好疗效。唐金友治愈一例证属热毒内蕴、经络损伤的舌衄患者,方用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地榆、生地、丹皮、生大黄、金银花、仙鹤.草、石膏、甘草、粳米,6剂而愈。

【临床体会】我们在临床多用此合方治疗热毒壅盛的里实证,凡表现为腹部触痛,或触及肿物,便秘,皮肤或黏膜呈紫暗色或暗红色者,用此合方多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若神昏,谵语者,加羚羊角粉、郁金、菖蒲;若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香附;若腹胀、呕吐者加佛手、川朴、法夏、竹茹;黄疸明显者加茵陈、虎杖;纳差者加山楂、麦芽、神曲;便秘者加火麻仁、生地;舌苔浊腻者,可加藿香、佩兰等;若尿血者,可加大蓟、小蓟、仙鹤草;若尿频,尿急,尿痛者,可加扁蓄、瞿麦、灯芯草等。临床上对急性发作的皮肤病如湿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皮炎等属于热毒内盛而兼便秘者,常选加土茯苓、薏苡仁、紫花地丁、苦参、蝉衣、白藓皮、地肤子、紫荆皮等,可先煎汤内服,再以药渣煎水外洗患处,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