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妇人妊娠、产后、杂病脉证并治三篇,辨证用药,精当可以,结合临床,往往多验本文古方今用,有所创新。兹就妇人杂病门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予以讨论,一得之见,聊供抛砖引玉而已。
(一)二方证治浅析
《金匮要略》云:“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后人称此病为梅核气,以其气逆痰凝郁结而成,多由情志不遂,气与痰搏,故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半夏厚朴汤有和中调气,疏肝解郁,化痰降逆作用,局方二陈汤,后世七气汤,均由此方衍化而来。征之临床,如胸痹加瓜蒌薤白半夏法,中虚气逆加旋复代赭法,肺胃不宣加海浮石,玉桔梗,炒枳壳等随证选药,疗效甚好。
《金匮要略》又谓:“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近似现代医学歇斯底里 Hystelin,通常认为大脑皮质病,多与情怀不畅有关,男子亦有之,不独妇人,惟妇人较多见耳。方舆轨氏所谓:“不拘。男女老少,凡妄悲伤啼哭者,一切用之皆有效。”结合实践,的系确论。小麦养心气,甘草、大枣缓急迫,辨证施治,效如桴鼓。其或烦躁惊悸,加百合、地黄、枣仁、丹参、龙骨、牡蛎;阴虚阳亢,加龟板、鳖甲、女贞、旱莲、玉竹、白芍;肝胃不和,加陈皮、枳壳、川朴、半夏、白术、茯苓。药随病施,方以证成。大抵脏躁合并他病,以甘麦大枣汤为主加用其他方药,他病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纵未出现脏躁症状,亦可随证加入甘麦大枣汤法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二)典型病例
曾治唐××,女,64岁,工人,头昏,失眠,多梦,喜
悲伤欲哭,自汗,易惊惕,胸板时太息,烦躁神志不安,经常外出步行数里之外而不能自控制。因其子在外地工作多年,思念日久,情怀抑郁,郁结生火。血压170/90mmmg,脉弦有硬意,舌苔薄黄质偏红。脏躁为病,除告以必须结合精神治疗外,随予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合方一则:法半夏9g,川厚朴4g,茯苓神各9g,紫苏叶4g,鲜生姜三片,淮小麦30g,肥大枣15g,炙甘草5g,枣柏仁各12g,紫丹参15g,龙骨牡蛎各25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5剂小效,10剂大效,胸板时太息,多梦,头昏大减,唯神志恍惚,口干思饮,大便干燥2~4日一行。良由肝郁气逆虽见渐平,阴虚阳亢一时难复,原方去苏叶、厚朴、茯苓、生姜,加生地、百合,二至、夏枯草,再10剂而血压下降为160/90mmHg,脏躁症状消失,不复外出妄行矣,随以六味地黄丸善其后而病愈。
又尝治某女,年20余岁,农民,住南通市郊区芦经公社。
患夜游症半年,屡治罔效,每于夜半时分,启门而出,步行10余里之外,甚至登狼山(我市风景区)夜游,神情恍惚,烦躁不安,全家惶恐,亟来求治。予:龙骨、牡蛎、女贞、旱莲、半夏、夏枯草、生地、白芍、淮小麦、大枣、甘草、枣柏仁、紫丹参、合欢皮之属,出入为方,20剂而诸恙平复,夜寐安然。
按:以上二例,均属脏躁,前者挟肝郁生火为患,后者
系阴虚火旺类型中的一种证候,所谓夜游症是也病同而证异,则治法各有不同。
笔者早岁行医时,治一吴××,18岁,女性船民。时届炎夏,挥汗如雨,忽尔雷阵雨大作,迅雷不及掩耳,突然袭击,顿起手足抽搐,惊惕不安。始而悲伤欲哭,继又哭笑无常,象如神灵所作,合家惶懼,急来求诊即进甘麦大枣汤另加龙骨、牡蛎二味,其剂量当时均各重用至一两(即今之30g),1剂知,2剂已,药证合拍,迅速痊愈,一时名乃大噪。
按:甘麦大枣汤原有养心气,缓急迫专长,加龙骨、牡蛎以增强宁心,安神作用,宜其药到病除,大有妙用。近年来笔者如遇类似此等证候,于上方再加酸枣仁、柏子仁、紫丹参,相互协同,则疗效更好。
又治张××,女,32岁,工人。咽中气塞,似有球状物梗阻,吐之不出,喉间又似有粘痰时欲咽下。脉弦,舌苔淡黄滞,责之肝郁气滞,痰凝气阻,予法半夏9g,川厚朴4g,云茯苓12g,紫苏叶5g,鲜生姜三片,全瓜蒌12g,薤白9g,炒枳实9g,川桂枝5g,3剂获愈。
又治王××,女,17岁,工人。面黄神疲懒言语,素秉
沉默寡欢,情怀郁结,胸闷,咽中有阻塞感,咽之不下,时欲呕,呕则稍舒适。脉弦细,舌苔淡黄此中虚气逆于上,证属梅核气之候,少年患此,殊不多见。处方:法半夏9g,川厚朴5g,云茯苓12g,紫苏叶4g,鲜生姜三片,旋复花9g包,代赭石15g,太子参12g,肥大枣12g,全瓜蒌12g,炒枳实9g,3剂病若失。
按:上举二例,均以半夏厚朴汤为主方,随证酌加旋复代赭法,或瓜蒌薤白枳实桂枝法,收效之快,出乎意料之外。
其他例证尚多,病有兼并,用药加减变化,亦各有不同。
(三)讨论
半夏厚朴汤之治梅核气,甘麦大枣汤之治脏躁,均与情志密切相关,属功能性疾患,必须怡情悦性以助药力之不逮,其效乃著。若食道憩室,甚则有噎膈恶变时之用半夏厚朴汤,若癫痫、若精神病等之投甘麦大枣汤,病变多端,药不对证,自然少效或无效矣。
中医药学,由单方发展至复方,奇、偶、大、小,轻重权衡,君、臣、佐、使,用各有宜。甘麦大枣汤药性,中正和平,重在养心缓急,其剂量不宜过轻,轻则无效。半夏厚朴汤长于疏肝调气,其剂量又不宜过重,重则耗气伤津。临床所见,甘麦大枣汤重用甘草,因其内含激素之故,每见面浮,停药数天,便可自然消失,不足虑也。
笔者根据病情需要,尝将此二方分别使用,化裁之妙,大大扩充了原方主治内容;亦尝二方并投,佐以适当加减,则适应证范围更见广泛。或分或合,各取所长,用法而不执方,总以论方必先辨证为准。所附病例,悉由二方加减变化而来,以见古方今用,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