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来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痰多医案经验

浏览 7

瑞昌、武穴,濒江傍湖,卑湿之地,寒饮咳喘甚为常见。此病初起偏实,多属“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小青龙汤证,为人所共识。然朱老辨治此病,甚为精细。如除了注意病史、职业及临床表现外,在望诊上必须认清此证患者面多黧黑或两额黑,面白者不可轻用小青龙汤。在脉诊上,左多沉紧,右多浮滑。

在运用小青龙汤时,若有汗不多,桂枝用量重于麻黄,恐发汗太过;喘甚加厚朴、杏仁;里饮偏重,加重细辛用量,最多者可达10g;呕吐痰涎加姜半夏。若在发作初,咳嗽重,倍干姜温肺镇咳;久咳耗气,五味子酌加。服药后表解未尽,喘咳减轻,去麻黄、芍药,恐麻黄开泄太过,桂不与麻合,无发表之虞,无麻黄不须芍药佐制,而芍药无麻黄反有留邪之弊。此时可加茯苓健脾利水,使寒饮从小便而去。如此丝丝入扣,则小青龙汤用治表寒里饮之喘咳效果十分满意。

咳嗽

张某,男,30岁,小贩。1946年11月初8日初诊。每日早起走街串巷卖糕点,前日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胸闷,泛恶,咳嗽痰多色白,昨日咳剧时痰中带血,苔白滑,左脉沉紧、右浮弦。处方:麻黄、桂枝、芍药、姜汁半夏、干姜、杏仁、前胡各10g,细辛、北五味子各3g,甘草6g。1剂。

次日二诊:服药后,得汗甚彻,咳嗽减轻,胸中舒畅,痰清白而血已止。原方去麻黄、芍药,加茯苓15g、白术10g,3剂。

按语:本例外寒里饮兼痰中带血,其血乃由表邪郁闭,肺气不宣,咳伤阳络所致,故朱老毅然投以小青龙汤原方。若素患咳血而新感外寒,虽然古人亦有用小青龙之例(如徐大椿),但近人张锡纯认为“咳血及吐衄之证最忌桂枝,不甚忌麻黄”,故临证用小青龙汤宜稍为变通,如去桂枝,加杏仁、麦冬之属较妥。[戴玉.江西中医药,1995,26(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