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原文,不违原意;
掌握实词,活用虚词;
辨析词义,弄清语序;
遇到难句,前后联系;
固有名词,前后翻译。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张全英介绍说,能翻译浅易的文言文,是高中生学习古诗文的重点和难点。
虽然在教学中老师会讲授翻译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但因为种种原因,学生在翻译时仍会出现各种问题。有的学生缺乏相应的文言文知识储备,对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等知识掌握不牢固,例如不会翻译“已而”等常见的时间名词。
有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2007年高考安徽卷《古砚说》中有这样一句: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有个学生竟然把五代翻译成“五个朝代”,让人哭笑不得。
有的学生翻译时不结合语境。《宋史·薛奎传》——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其母子遂如初。”中间一句应翻译为“如果再不赡养你的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有个学生把赡养翻译成抚养,虽然二者都为动词,但“赡养”是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给予帮助,而抚养是爱护并教养,常和子女搭配。有的学生翻译时写错别字,常会把“俸禄”中的“禄”偏旁多写一点,影响翻译的质量。
翻译句子时语句不通顺也是常见问题。通顺在句子翻译5分中占2分,不可小觑。例如有的学生把“再次”的“次”写掉了,造成句子不通顺。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种种情况呢?张全英分析说,文言文本身离我们年代久远,存在语言理解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在现实生活中,文言文除了作为考试内容似乎实用价值不大。并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缺少精心设计,教学效果不太好。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多的文言文,在考试中正确翻译文言文呢?张老师建议同学们要有相应的文言文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张老师将其总结为一个口诀:“忠实原文,不违原意;掌握实词,活用虚词;辨析词义,弄清语序;遇到难句,前后联系;固有名词,前后翻译”。
同学们要把课内教材中的相关篇目熟读成诵,培养文言文语感。张全英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史记》、《古文观止》、《资治通鉴》等古籍以开阔眼界。考试中所选文言文有不少出自这些书目。需要注意的是,考生要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翻译时填补的内容要用括号括起来。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使译文既不改变原意,又符合现代语法的要求。张全英总结文言文翻译的规律为“落实字词为要着,明辨句式尤重要;区分辞格求文采,依据情境不跑调”。
2010年高考辅导:记住口诀正确翻译文言文
浏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