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浏览 7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的扬州瘦西湖畔。学院现有四个本科专业: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其中物理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六个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点(方向):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方向)、生物物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信号处理中的嵌入式技术方向)。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700人,研究生6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全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教授9名,副高职称教师2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9人,35岁以下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100%。

  学院教学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院获国家、省、部级优秀校改项目近二十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为省级优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教师编、译教材和专著十余部,其中省级精品教材一部,有三十多人次分别获省教育厅“红杉树园丁”奖以及校优秀教学质量奖。

  学院科研实力较强。先后主持研究国家973子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15项以及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等项目20余项;教师发表学术研究论文4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国际权威期刊收录的论文300余篇次。

  学院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院本着“理工交融”的办学特色和“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本科生的培养。在课程的安排上注重与新科技、新产业以及地方经济的结合,和二十多家知名企业(如:华厦电子、川奇光电、晶石集团、万方集团等)签定合作协议,既加强了实践性教学,也开阔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左右。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从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教授科研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省物理实验创新大赛、“挑战杯”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已取得二十多项一、二等奖。多名同学荣获江苏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连续四年被表彰为省先进集体。

  我院学生除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外,学院还设立虹扬电子奖学金、丰源奖助学金、江佳电子奖助学金、华凯电子奖学金、浙江义乌奖学金等。

  如果您想成为未来的科学家、教育家,请您选择物理学专业;如果您想成为未来的工程师、设计师,请您选择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专业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交融的课程设置和多方位的实践基地,为您将来的就业、创业拓展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来吧,欢迎您成为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

专 业
学制
培养目标
开设的主要课程

物理学(含师范)
四年
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应用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础物理Ⅰ、基础物理Ⅱ、基础物理Ⅲ、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Ⅰ、量子力学Ⅰ、固体物理学、电路理论基础、普通物理实验。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的专门人才。
电路理论基础、线性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和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半定制器件原理与应用、微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传感器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

微电子学
四年
培养具有微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电子材料、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测试等技能,熟练掌握电路分析与设计、器件工艺设计和版图分析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进行微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研究的专门人才。
信号与系统、线性电子线路、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微电子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原理、半定制器件设计原理、集成电路设计、现代测试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在光、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并在激光科学与工程、光电系统与信息处理、光电子集成器件技术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研院所、光信息产业部门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光系统集成与设计以及光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量子物理、固体物理、现代光学基础、光电子学、激光原理及应用技术、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光纤光学、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