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显微镜下,根据形态学和染色结果,血液中的白细胞可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杆状核和分叶状核粒细胞,周围血中多为分叶核粒细胞,细胞直径13~15μm,圆形或圆形核,晶状体状,核染色质粗糙,胞浆丰富,充满橙红色粗圆紧密排列的嗜酸性粒细胞颗粒。
嗜酸细胞绝对值偏低如何治疗
1、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相对较低,常见的原因是由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所导致,例如伤寒、副伤寒和杆菌感染,常见于伤寒和副伤寒感染的初期,并可相互传播。因此,建议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必须进行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加强能量支持,注意多休息,连续复查大便常规阴性才可以解除隔离。
2、在一些大型手术烧伤应紧急状态后,也会引发嗜酸性粒细胞数偏低,建议进行补液支持治疗,便可缓解症状。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反复发作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由于此类情况临床意义不大,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疗。倘若无任何临床症状仅血常规异常,建议随访观察,无需进行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异常的常见疾病如下: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主要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剥脱性皮炎、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罕见的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2、嗜酸粒细胞减少:常见于紧张状态,如伤寒、副伤寒、大手术、烧伤等。另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会引发嗜酸粒细胞减少,由于其临床意义相对较小,因此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