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妇产科的中药应用

浏览 7

几千年来,中药是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以之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妇科领域,中药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传统中医药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新挑战。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妇女,特别是孕妇及胎儿,中药的禁用,忌用以及其毒副作用尤为需要关注。这就要求中药的成分研究、复方研究及中药药理研究和毒理研究需要更全面、更科学地加强研究整理,尽快使许多已广泛应用但药理作用尚未清楚的中药其作用机制一一得以明了确定,对其原有功效得到证明和再认识,从而为中药在各科领域的更广泛、更安全应用及中西结合运用于临床等提供更为准确科学的理论依据。

当归:当归甘辛温润,可以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常以“四物汤”为基本方加减,主治血虚诸证,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痛、痛经、崩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寒湿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具有的作用机理:①促进造血:当归能升高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含量,对化学药物、放射线照射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作用更为明显。②调节子宫平滑肌功能:当归对动物子宫平滑肌呈兴奋和抑制两种作用。当归挥发油及阿魏酸具有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当归水溶性及醇溶性的非挥发性成分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它们根据子宫的机能状态可产生兴奋或抑制效应,呈现双向调节。

益母草: 益母草,别名茺蔚、坤草,是一种草本植物。性微寒,味苦辛,可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益母草辛苦微寒能活血祛瘀,是治疗妇科因瘀而致病的要药。临床注意的是益母草有活血祛淤作用,故孕妇忌用或慎用。现代药理作用机制证实:①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益母发草中有效成分益母草碱和水苏碱能降低血液粘度;体内、体外实验都观察到益母草具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血 小板内CAMP含量增高,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②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其兴奋成分是益母草碱,它使子宫不规则自发性收缩变成有规律的收缩,且使收缩幅度增大,此兴奋作用与兴奋子宫平滑肌上的H1和a受体有关。所以,益母草易致流产;③西医对益母草有较大兴趣,常用益母草汤、益母草膏或益母草冲剂来用于妇女产后调理:治疗产后子宫出血、恶露不尽、子宫复旧不全、月经不调和月经过多等症收到明显疗效。

白芍: 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在妇科临床中主要治疗月 经不调,如四物汤;治疗血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可用方剂保阴煎;治疗崩漏,可与阿胶、艾叶等合用。其现代的药理研究表明白芍能够抑制子宫收缩。

桑寄生: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性平,味苦、甘,归肝、肾经, 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在妇科临床中主要治疗:①胎动不安:方药可用桑寄生30g、菟丝子30g、阿胶12g、续断30g,煎服,具有很好的疗效。②产后乳汁不足:方药用桑寄生15g炖猪蹄,去药渣,吃肉喝汤,有通乳汁的作用。

麦芽: 麦芽味甘性平,主入脾胃经,兼入肝经,能回乳消胀,妇科临床常用此药煎汁,用于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所致的乳房胀痛和乳溢症等症。 现代药理证明:生麦芽含的麦角类化合物麦角毒能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正常人或病理性高催乳素血症服生麦芽汤(200 g)一日后,其血中催乳素基础浓度下降,催乳素释放反应显著受到抑制。

桃仁: 红花桃仁苦甘性平,主入心肝血分,其活血力强,能破血化淤、祛淤生新。红花辛散温通,专入心肝血分。能活血而通调经脉,散瘀而消滞止痛,血瘀有寒用之最宜。故妇科临床常用此两味药用作:①妇女血滞经闭、宫寒(血分有寒)痛经,及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跌打肿痛,瘀痛等症;②用于妇女避孕,妊娠中期引产及流产等。如桃红四物汤等。西药功效的现代药理机制:桃仁中含苦杏仁苷及挥发油能提高血小板中CAMP 水平,抑制血液凝固,抗血栓形成;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组织血流量。红花内含红花黄色素,分为Ⅰ、Ⅱ、Ⅲ、Ⅳ等组分)及红花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实验性血栓形成,且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重量(湿重及干重),增强纤维蛋白溶解,从而抗血栓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