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浏览 8

【药物组成】半夏12 g 厚朴9 g 茯苓12 g 生姜9 g 苏叶6 g 黄连30 g 吴茱萸5 g 。

【组方依据】肝主疏泄,若情志不舒,气机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聚为痰;或肝郁日久,化火伤阴;或阴虚火旺,皆可灼津成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致咽中如有物阻,略吐不出,吞咽不下。肝火犯胃,肝胃郁热,则胁肋胀满疼痛,杂吞酸,呕恶口苦,脘痞嗳气。故半夏厚朴汤、左金丸二方合用,具有疏肝散结,清肝和胃之功,为痰气郁结、肝火犯胃之病证而设。

【方药分析】本合方中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下气除满,助半夏以散结降逆;茯苓甘淡渗湿,助半夏以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黄连苦寒泻火;少佐吴茱萸辛热,从热药反佐以制黄连之苦寒;且吴茱萸辛热,可增强生姜温散之力,又能人肝降逆,以使肝胃和调。二方合用,共奏行气散结泻火,降逆化痰止呕之效。

【用方指征】临床应用本合方时,主要以胸胁满闷、腹部胀满、嗳气吞酸、纳呆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滑为用方指征。

【临床应用】

1.慢性胃炎

以心下痞满疼痛,食后加重,消瘦,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脘痞嗳气,或伴有精神不安,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者为本合方投药指征。

2.胃下垂、胃弛缓症

以心下痞满,胃有振水音,胁肋胀痛不适,嗳气泛酸,伴有恐怖不安,头痛,舌质淡红,舌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

3.神经官能症

该合方也适用于以胸痛,吞咽食物有梗塞感,发作性心悸、心下痞满,或胃有振水音,嗳气,或注意力不能集中,少寐梦多,胸胁苦满,呕吐吞酸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

4.消化性溃疡

临床上以胃脘部胀满或疼痛,口苦咽干或口中黏腻不欲饮水,纳呆呕恶,肢倦身困,乏力嗜卧,神疲,厌油腻,舌质暗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而厚,脉弦细或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5.胃癌

临床以上腹部不适,隐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呕吐,甚则吞咽困难,呕血,黑便,腹部肿块,舌质红,苔黄,脉弦滑为用药指征。

6.幽门梗阻

临床以恶心呕吐,上腹胀,消瘦,营养不良,便秘,尿少,乏力,时有腹痛,舌质红,苔黄,脉滑为用药指征。

7.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上以胃脘部或胸骨后灼热、疼痛,时有返酸,或呕酸吐苦,口苦咽干,食欲减退,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滑为用方指征。

8.慢性咽炎

临床上以咽部不适或咽部疼痛瘙痒,咽部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伴口苦咽干,饮食减少,或有声音嘶哑,或伴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舌质暗红,苔黄腻等为使用本方指征。

【临床报道】蔡钺候报告用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治疗梅核气及咽喉部疾病74例,其中仅有咽喉部异物感者13例,占17.6%,合并肠胃不和(胃脘痛、嗳气、反酸等)22例,合并慢性咽喉炎或扁桃体炎14例,合并血脉不和(颈动脉压痛或颈动脉鞘炎)12例,合并心血管病4例,合并骨病变9例(其中茎突过长6例,颈椎病3例),经10~15剂治疗后,观察1~3个月,痊愈者9例;症状未完全消失,或消失后又复发者24例;有效率共计44.6%;对肠胃不和的有效率为68.2%;对其余兼症的有效率均在36%以下,仅有梅核气表现之13例中仅痊愈1例,有效5例,提示该方主要以对胃肠病变引起之梅核气疗效较好。本方对单纯的慢性咽炎如上呼吸道感染之炎症侵及咽喉部者,有效率仅为35.7%。

【临床体会】我们曾用本合方治疗多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以胸胁满闷,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舌红,苔黄或黄腻为用药指征,可取得良好疗效。若腹胀明显者,加枳实、佛手、香附;若疼痛明显者,可加延胡索;若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加白芨;若见呕血、便血者,可加白芨、仙鹤草、侧柏叶、血余炭、荆芥炭;若见恶心呕吐明显者,可加重生姜用量,加竹茹;若胃癌患者,可加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蒲公英、连翘;若胃下垂患者,可加黄芪、升麻、柴胡;若食欲不佳者,可加山楂、焦三仙、鸡内金等;若见少寐,多梦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若大便秘结者,可加生地、枳实、火麻仁等,临床皆取得良好的疗效。我们曾以本合方加减治疗1例顽固性呃逆。该患者为35岁男性,因急性胃肠炎后呃逆不止2个来诊。患者因饮食不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经于外院治疗后症状消失,但出现呃逆频作,服用胃复安、吗叮啉、维生素 B6及中药等治疗时好时坏,伴纳差乏力,口干口苦,腹胀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属痰湿阻滞、气机不畅,遂以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方用半夏12 g,厚朴9 g,茯苓10 g,黄连6 g,吴茱萸9 g,苏叶6 g,旋覆花9 g(包煎),火麻仁15 g,甘草6 g,生姜4片,大枣5枚。服3剂后呃逆明显减少,大便通畅。继以上方减火麻仁,加白蔻仁10 g 服5剂呃逆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