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浏览 7

【药物组成】半夏9 g 黄芩6 g 干姜6 g 人参6 g 黄连3 g 旋覆花9 g 生姜10 g 代赭石9 g 甘草6 g 大枣4枚。

【组方依据】脾胃居于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为人体一身气机上下运行的枢纽。若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或年高体弱,或久病失治,皆可损伤中阳,致中阳不振,运化失健,水湿不去,聚而成痰,痰涎停聚,则胃失和降;或中虚气弱,外邪乘虚而入,寒热互结于心下,而致心下痞满。因其为气不升降所致,故满而不痛,按之濡。气机升降失常,上可为呃逆、干呕或呕吐,下可为腹痛肠鸣下利。故以此二方相合,除其寒热,复其升降,补其脾胃,则呕逆下利诸症可除。

【方药分析】方中黄连、黄芩苦寒降泄除其热以和阳;干姜、半夏辛温开结散其寒以和阴;旋覆花性温下气消其痰;代赭石体重沉降平冲逆,宜于胃虚气逆所致胃部胀闷、嗳气呃逆;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其虚,使中气得复;生姜温胃散寒、化痰止呕,既可增干姜、半夏温开散结之力,合半夏又增和胃止呕之效;甘草、大枣又可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寒热并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标本兼治,使寒热调平,阴阳和谐,升降复常,邪去正复,痰涎得消,逆气得平,共成和胃降逆,益气化痰,开结除痞之功。

【用方指征】临床上以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或呃逆,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者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临床应用】

1.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临床上以上腹胀满不适,或腹胀隐痛,或胀满得温按稍舒,伴呃逆呕恶,纳食减少,口苦心烦,身倦乏力,舌红苔黄,脉弦滑者可以本方治疗。

2.反流性食管炎

以恶心呕吐酸苦水为主要表现,伴胸骨后烧灼感,胃脘部灼热感,嗳气腹满,食少体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者可使用本方。

3.慢性结肠炎

临床上以腹痛肠鸣下利为主要表现,伴上腹胀满不适,时有呃逆呕吐,嗳气稍舒,纳食减少,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者可以本方治疗。

4.膈肌痉挛

临床上以呃逆连声,历久不止为主要表现,伴上腹胀满不适,或有恶心呕吐,食少神疲,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5.胃肠术后腹胀

常见于胃肠手术后,以腹部胀满或隐痛为主要症状,伴恶心呃逆,纳少肢倦,大便不通,腹鸣时作,舌暗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数者可投用本方。

6.幽门梗阻

临床上以上腹部痞满胀闷不适,恶心呕吐,多为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吐出物为不消化的食物,上腹膨隆,叩之有振水音,舌红苔厚腻,脉滑者可以本方治疗。

7.化疗后呕吐

多见于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以恶心呕吐,食入即吐为主症,呕吐物可为食物或痰涎,伴身倦乏力,口苦心烦,气短神疲,舌淡红苔薄白,脉数无力者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8.胃肠功能紊乱

临床上以腹部饱胀不适,或有腹痛肠鸣,大便泄泻,或时有呃逆呕吐,伴食少神疲,口干口苦,心烦少寐,气怯声低,舌红苔薄白,脉弦者可以本方治疗。

9.慢性胆囊炎

临床上以上腹胀满隐痛为主症,伴纳差,厌油腻,恶心呕吐,或时有呃逆,便秘或便溏,口苦口于,舌红苔薄黄,脉弦者可使用本方。

【临床报道】刘浩江以本方加减治疗贲门痉挛41例。方用半夏、黄芩、甘草、党参、旋覆花各10 g,黄连、干姜各5 g,代赭石、大枣各30 g。随症加减。结果29例痊愈,8例显效,4例无效。最少服药5剂,最多服药30剂,大多服药10~20剂。俞长荣2以本合方加减治疗呃逆1例。患者证属木乘土位,胃气上逆。方用潞党参、代赭石各15 g,半夏、黄连、黄芩、旋覆花各6 g,干姜、炙甘草各4.5 g,生姜2片,大枣3枚。服药2剂后诸症减轻,但食欲不振。再与橘皮竹茹汤加味调治,服药10余剂而愈。单会府用本方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患者频频呃逆近一年,尤以晚间为甚。药用清半夏、黄连、陈皮、竹茹、生姜、旋覆花(包煎)各10 g,枇杷叶12 g,全栝蒌30 g,党参、代赭石各20 g。服药6剂后呃逆停止。于已百教授以本合方治疗慢性胃炎,属寒热互结虚满痞,以温脾清胃之法使痞满消除,方用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基本方为半夏、黄芩、干姜、党参、炙甘草、枳实各10 g,黄连6 g,代赭石20 g,莱子、白芍各15 g。胃脘疼痛甚者加木香10 g,白芷12 g以行气消滞,和血散瘀,解痉止痛;肠鸣泄泻、大便溏薄者以炮姜10 g 易干姜,加焦山楂15 g ,砂仁10 g ,或焦山楂、莱菔子、炒麦芽各15 g 以醒脾开胃,消食导滞;夜卧不安,失眠者加酸枣仁20 g,川芎10 g以温中散寒;热偏盛者去干姜,加槟榔10 g,蒲公英20 g以清解胃热;阴虚者去干姜,加沙参、石斛各10 g,麦冬12 g以养阴生津;瘀重者去干姜,加丹参20 g,生山楂15 g以活血祛瘀;萎缩性胃炎有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加三棱、莪术各10 g 以消瘀散结,抑制肠化加半枝莲、黄药子各30 g ,山慈菇12 g 以抗癌防癌。曾治疗一50岁男性患者,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肠化,无增生,服中西药疗效不佳。诊见胃脘痞满胀痛,纳食过多或情绪不佳尤甚,时有嗳气、呃逆,纳食量少,不知饥饿,大便稀软,易于上火,形体消瘦,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滑。证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升降失调,胃胀作痞。治宜健脾益气,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消胀除痞。以上方加减治疗1月余诸症缓解。半年后复查胃镜为浅表性胃炎。后以上方为丸调治而愈。

【临床体会】我们在临床上常以本合方治疗胃肠道疾病,凡病机属中虚呕逆,痰涎阻滞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在治疗呕吐时,如呕吐甚者当加大代赭石、半夏用量,方中人参易为太子参,取其补而不腻,补气兼以健胃,有利于增加降逆的作用;有肝郁者加柴胡、陈皮;阳虚者加附子、桂枝,对幽门痉挛、肝癌晚期、阻塞性黄疸呕吐及神经性呕吐,均有较好疗效。在使用本方时,除去半夏、生姜对呕吐疗效大减,旋覆花用量过大也可加重呕吐,只有旋覆花在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的监制下才能减少不良作用,发挥其降逆止吐作用。对于呃逆的治疗,高龄患者多气阴两虚,可加石斛、白芍、刀豆子、柿蒂;属胃气虚而夹痰淡者,则加刀豆、柿蒂、茯苓、陈皮、枳壳等;偏寒者加丁香、桂枝;偏热者合左金丸,或加大黄芩、黄连用量。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胃脘痛为主要表现者,如胃脘疼痛较重,可加木香、延胡索,或合失笑散;如夹寒邪者加大生姜、干姜用量;肝气相乘所致者加吴茱萸、青皮、郁金;邪从热化者加大黄连、黄芩用量。对于手术后引起的腹部不适,如伴气虚者加大人参用量,并可加黄芪、黄精;血虚者加当归、黄芪、首乌;阴虚者加沙参、麦冬;阳虚者去半夏加附片、桂枝;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丹参;腹胀明显者可去生姜、半夏、加木香、厚朴,改人参为太子参;纳差加神曲、山楂、麦芽、谷芽;大便溏者去代赭石,加白术、茯苓、薏苡仁;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气上冲者加苏梗、厚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