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补汤治疗梅核气怎么样?效果如何?

浏览 7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会感到咽喉像被异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对饮食吞咽并无妨碍的症状,中医学将其称为梅核气。该病原因很多,但多与患者的情志不舒,痰气凝滞有关。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脾胃主运化转输津液,肺主宣降,主司通调水道。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司,津液不得正常输布,聚而成痰,痰气搏结,阻于咽喉,则出现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的症状。其病机要点为痰气互结咽喉,痰阻可加重气滞,气滞会促使痰凝,因此治疗时当行气与化痰兼顾,最宜选用的方剂是半夏厚朴汤。该方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组成

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苏叶二两(6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方中以半夏为君药,苦辛温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为臣药,苦辛而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可助半夏以散结降逆。君臣相配,既可化痰结,又能行气滞,痰气并治。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使脾运湿祛,杜绝生痰之源,助半夏以化痰;生姜辛温,散郁结,降逆气,消痰涎,助半夏化痰散结,和胃止呕,并制半夏之毒;选用苏叶,一则取芳香行气,宣肺疏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力,再则梅核气的病位主要在咽喉,喉为肺系,苏叶质轻入肺,除可宣肺外,尚能引药上行以达病所,以上诸药共为佐药。

上述诸药合而成方,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是治疗痰气互结所引起的梅核气的良方。临床使用时,可与和解剂中的逍遥散合用。常用于治疗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胃动力障碍等属于气滞痰阻证候的。

我国当代著名脾胃病专家董建华教授常选用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治疗胃动力障碍,疗效颇佳。胃动力障碍也称非溃汤性消化不良,是近年来逐渐被西医学所认识的疾病,主要症状为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等,以老人、儿童较多见。董建华教授的用药体会是:半夏厚朴汤从其组方配伍来看,寒热相宜,不腻不燥,临床使用时常配伍木香、佛手、槟榔、香橼皮等行气药物。若舌红苔黄有热象者,可加黄连、黄芩;舌淡苔白有寒象者,加吴茱萸、砂仁;气虚者,加党参、黄芪;便秘者,加酒军;痰热者,加黄连、瓜蒌;阴虚者,加玄参、麦冬;血瘀者,加丹参、降香,多随手取效。

何任教授对本方的运用颇有新意。他认为,半夏厚朴汤功善解郁散结,化痰降逆,其临床应用不但可治包括慢性咽喉炎、癔病在内的“梅核气”等无形的气郁痰凝之症,而且也能疗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颈前血管瘤、颈淋巴结肿,乃至食道肿瘤等有形的气郁痰聚之病。只要辨证运用,随症加减,效果同样显著。

使用时需注意,本方用药多苦温辛燥,易于伤阴助热,所以阴虚津亏或火旺者不宜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