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平昌县中医院王从学(635400)
麻黄附子细辛汤载于《伤寒论》,为仲景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药物组成:麻黄、附子、细辛。笔者临床运用此方加味治疗咽喉肿痛收到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17例,26~40岁16例,41-56岁3例,病程最长40天,最短7天均感冒受凉为诱因,咽部不同程度的瘀肿,咯凉粉状痰,乳蛾肿大。
二、治法及服法:
治以温辛祛寒,治血化瘀,利咽消肿,方选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物:麻黄6克、盐附子去水先煎9克、北细辛3克、川芎克、马勃12克(布包)、银花10克、连翘12克、桔梗10克(炒干)、大力子12克、薄荷(后下)6克、甘草5克(炒干)。
三、治疗结果:
显效:咽痛及乳蛾肿大,声音嘶哑消失,无其它临床症状23例;有效:咽痛缓解,乳蛾肿大变小,语音恢复3例;无效:症状未见缓解,咽痛不适存在,乳蛾肿大不消,声嘶哑1例。
四、典型病例:
马××,女,33岁,教师,1990年9月26日初诊,患者素体质弱,易感冒,长期反复发作咽喉不适,经多方求治无效昨夜不慎受凉,晨暴哑声不出,欲咳不能咳,咽喉部暗红,乳蛾瘀肿,吞咽不利,前额昏且胀痛,舌质淡,苔薄白而边有齿痕,脉沉细而尺独浮。查体:T36.8℃,扁桃体Ⅱ肿大,充血瘀暗,无脓性分泌物,心肺及其它均无异常。证属风寒人少阴遏客咽喉肿痛之症,治以温辛祛寒,治血化瘀,利咽消肿之法,方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药进两日,咳止声扬,咽肿痛消失,继以甘草、桔梗等分泡茶调理。
体会:咽喉肿痛一证多因感冒受凉而致,属现代医学之咽喉炎,若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而成瘀痞(慢性咽喉炎),病久则瘀,穷必伤肾,肾气不足,则客邪易侵,因足少阴肾经,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系舌根两侧,仲景认为,咽痛属于少阴病,尤在泾云:“少阴咽痛,甘不能缓者,必以辛散之,寒不能除者,必以温发之。”此为暴寒客邪而致暴哑声不畅,咳而不伸,前额昏胀痛,乃太阳之经,其脉应浮,而脉沉细为里虚寒之正气虚弱之象,故选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温少阴以散寒解表,配川芎、马勃温散祛瘀,活血消肿,以改善咽部微循环,达到瘀去肿消痛止,乃沉疴瘀痞则除,银翘、桔梗、大力薄荷清咽利膈,甘草调和诸药,甘桔炒干温散益气升阳,专治失音声不出。
其药温服,以助药力,慢慢吞咽使药液直达咽喉之病所,徐徐受药,以增疗效,实为治疗少阴咽喉肿痛之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