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有时会感觉呼吸不舒畅,特别是遇到桑拿天,如果是心脏不好的人,那情况会更加糟糕,甚至会发生猝死的严重后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脏“中暑”。为什么到了夏季,心脏病的发病率会升高呢?
中医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对人体的五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心主夏,意思是说,夏季,心阳最为旺盛,而此时天气炎热,气候干燥,人体很容易“上火”,这对心脏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因此,人们一定要顺应气候的变化,注意保养心脏。
也许你会问了,现在的人们可比古人会享受多了。天气热了,可以躲在空调房里不出来,但古人面对炎热,又会怎么办呢?来,看看《黄帝内经》 是怎么说的吧!
《黄帝内经》养生经:“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先来说明一个问题,中医所说的“心”与现代医学的心脏不是一个概念。
现代医学认为心脏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脏器,具有推动血液流动、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作用。而中医认为“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心主神,为神明之用”,也就是说,这里的“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心在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另一层意思是说人的精神活动与心息息相关。 按照中医理论,季 节和五行五脏是相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成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那么,该如何防止夏季心脏“中暑”呢?关键一点就是“清火”。
(一)清内火 阴阳平衡,机体才会健康,内火即机体内阴阳失衡而出现的内热证。内火包括:肺火、胃火、肝火、肾火、心火,夏季重点是清心火。心属火,属 南方;肾属水,属北方。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导致肾水不足,心火过亢, 水火失济,从而出现失眠、头痛、心悸、心烦、乏力、手足心热、小便赤痛, 大便秘结等证。所以,夏天补肾之水、清心之火是关键,这样才能水火相济,南北协调、阴阳平衡。
(二)清外火 《黄帝内经》中讲“天人合一”,夏季气温较高,人体出汗多,皮肤松弛,如果体内的温热无法及时发散出去,就会发生中暑,还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 食欲下降等。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季,让人与自然和谐,防止疾病发生,就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通风降温,洗温水澡等,这些措施都可预防“外火”内侵,从而实现“天人合一”。
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除了要注意清火之外,还要注意一下一天中的“特殊时间”。一天中,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发生在上午 4~10 时,因而被医学家称为“魔鬼时间”。这时间内,服药、饮水要早,锻炼要少,防止危险的发生。另外,还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不能擅自增减用药。
穴位按摩也是保养心脏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保养心脏,内关穴(内关穴在前臂中央腕横纹下两指处,两根大筋之间)是非常重要的穴位。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要穴。每天19~21点是手厥阴心包经活跃的时间,此时可用拇指按在内关穴上,持续揉30秒钟,会有酸胀或疼的感觉,然后松开,如此一按一放,每次至少按揉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