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其“脾主黏膜”学术观点及其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浏览 7

王庆其 ( 1944—) ,男,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 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 脾胃病) 40 余年,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癌 前病变、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脾胃病及心身疾病。 黏膜广泛分布于身体内各组织器官,黏膜相关 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王庆其教授在多年的 临床实践中提出了 “脾主黏膜” 理论,兹论述如下。

1 “脾主黏膜”认识的提出

研究证实,人体上皮组织由许多密集排列、形 态规则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具有保 护、吸收、分泌、排泄和感觉功能。上皮组织分布 于体表即皮肤,分布于各器官内壁即为黏膜。皮肤 和黏膜使人体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将外界致病因 素阻挡在体外,是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中医学认为,卫气为运行于脉外之气,由水谷 精气化生而来 。 《素问·痹论》云 : “卫者,水谷 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 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 《灵 枢·本脏》云 :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 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因此,卫气分布于皮肤、 分肉、肓膜、胸腹等全身各处,具有温养内外、护 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的作用, 与西医理论中皮肤和黏膜的分布、功能类似。

根据中医学理论,皮为肺之合,皮毛赖肺气以 滋养和温煦,与肺气宣发肃降密切相关,对于黏膜 与卫气的关系中医学虽无明确论述,但 《黄帝内 经》中对脾与卫气的关系有所论述,如 《灵枢· 师传》云 : “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 恶,以知吉凶 ” ; 《灵枢·五癃津液别》亦云 : “五 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 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 ,均指出 了脾具有护卫肌体、防病抗邪的功能。究其原因, 卫气为 “水谷之悍气” ,由水谷经脾运化而来, 《灵枢·营卫生会》云 : “人受气于谷,……浊者 为卫” 。张景岳解释为 : “脾主运化水谷以养肌肉, 五脏六腑皆赖其养,故脾之主为卫。卫者,脏腑之 护卫也” 。

王老师在临床实践中,根据黏膜的功能、组织 学特点,结合 《黄帝内经 》“脾为之卫”的论述及 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提出 “脾主黏膜”的学术 观点,即全身各部位黏膜由脾所主。

2 “脾主黏膜”的内容及理论依据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黏膜遍布全身,包括消化 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系统等部位,具有保 护、吸收、分泌、排泄等功能。多数黏膜具有阻挡 致病因素的保护作用,如小肠、肾小管黏膜的微绒 毛结构具有吸收功能,黏膜中的腺上皮则具有分泌 功能,呼吸道黏膜中的纤毛则具有将灰尘、细菌等 排出的功能。

中医学认为,脾位于中焦,与胃互为表里,开 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其主要生理功能为 主运化、升清和统血。根据中医学理论,现代医学所说黏膜的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功能对应中医脾 的不同生理机能,分别为: 保护功能对应 “脾为 之卫” ; 吸收功能对应 “脾主运化” ; 分泌排泄功 能对应 “脾在液为涎 ” 。《脾胃论》云 : “夫胃为水 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 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 “脾气散精”即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是指脾具有 把水谷化生为精微,并转输全身的生理功能,包括 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运化水谷、运化水液 即现代医学的消化吸收功能。黏膜的分泌功能,根 据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方法论与 “脾在液为涎”的 功能描述类似,而涎可进一步延伸为黏膜分泌的黏 液等物质 。“涎”据 《新华字典》释义,可理解为 黏液 , 《素问·咳论》云 :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 甚则咳涎” ,其中的涎亦为 “黏液”之意。

脾主黏膜机能的发挥依赖脾脏气血、阴阳的协 调,而黏膜的保护和吸收功能均依赖于脾气、脾阳 的充足,使水谷经脾运化成卫气等精微物质,顾护 周身。黏膜的分泌排泄功能依赖于脾阳、脾阴动态 平衡。消化道黏膜被覆于胃肠道内面,由上皮、固 有层、黏膜肌层组成。消化道各部分黏膜有着不同 的生理功能。口腔黏膜固有层具有小唾液腺,能分 泌唾液,帮助消化。食管黏膜分泌碳酸氢盐等黏 液,保护食管黏膜,帮助食团润滑; 胃黏膜分泌胃 酸、胃液、内因子及其他物质; 小肠黏膜分泌小肠 液,吸收大量营养物质; 大肠黏膜分泌黏液蛋白, 吸收水分、电解质及其他物质。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 : “脾、胃、大肠、 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 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 气” ,指出了胃、大肠、小肠、三焦等皆与脾相通, 且在临床诊疗中,大肠、小肠疾病也常从脾论治。 脾主运化常指现代医学的消化吸收功能,其中 消化道黏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化道的分泌 功能与 “脾在液为涎”的功能描述类似,而涎可 进一步延伸为消化道黏膜分泌的唾液、黏液等物 质。消化道的消化功能则依赖脾气、脾阳的温煦, 帮助胃腐熟水谷。消化道黏膜的吸收功能有赖于脾 气散精,把水谷精微布散至全身,正如 《素问· 奇病论》所云 : “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 精气” 。

消化道黏膜还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消化 道上皮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防止外来有害物质入侵 的重要防线,消化道免疫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 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 ( GALT) 是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 ( MALT) 的一 部分,是全身最大的淋巴器官 [1 ] 。肠道微生物代 谢产物与肠上皮细胞中的免疫细胞互相作用,共同 维持肠道稳态 [2 -3 ] 。研究发现,脾虚证免疫失衡以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主 [4 ] 。 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发现,健脾补气中药可以提高人 体免疫功能 [5 ] 。

3 “脾主黏膜”理论在消化道黏膜疾病中的临床 应用

王老师在诊治胃肠疾病时非常重视脾的气血、 阴阳的平衡 。 “脾主升清”功能依赖脾的阳气升 发,气血才得以生化有源 , 《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曰 : “清气在下,则生飧泻 ” 。“脾主统血”也 依赖于脾的阳气固摄 。 “脾主运化”则有赖于脾 阴。元、明、清时期医家对脾阴的论述较为详细, 元代朱丹溪 《局方发挥》云 : “脾土之阴受伤,传 输之官失职” ; 明代万密斋 《养生四要》云 : “散 水谷之气而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 ; 明代缪仲醇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曰 : “脾阴亏则不能消” ; 清 代唐容川 《血证论》则对脾阳、脾阴的协调作用 进行了详细论述,曰 “调治脾胃,须分阴阳,重 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 足,水谷固不化; 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 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 也” 。由此可见,脾阴对脾的运化功能具有重要作 用,脾阴不足则营血、津液濡润失司。

常见的胃肠道黏膜疾病不外乎炎症和肿瘤两大 类,常见黏膜炎症性疾病包括口腔溃疡、糜烂型口 腔扁平苔藓、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 病等,常见肿瘤类疾病包括胃肠道息肉、胃肠道癌 症性疾病。

3. 1 胃肠道黏膜炎症性疾病

胃肠道黏膜炎症性病变轻则充血水肿,重则糜 烂、溃疡,发病过程取决于损伤黏膜的侵袭力和黏 膜自身防卫力的强弱。王老师认为,该类疾病的发 病在于脾气、脾阳的护卫作用与外邪侵袭的消长平 衡失调,类似于中医外科疾病的 “疮疡病” 。因 此,借鉴 《外科全生集》治疗疮疡理念,针对胃 肠道黏膜炎症性疾病不同阶段,采取 “消、托、 补”为治疗原则,正如吴师机所云 : “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 。在黏膜充血水肿、糜 烂 阶 段,以 “消”为主,常选用蒲公英、黄连、黄芩清热解毒 消痈; 对发展至溃疡者,若经久不愈、反复发作 者,常采用补气托疮之法,选用四君子汤加黄芪, 重用黄芪、党参补气健脾。黄芪具有托疮生肌、补 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 , 《本草纲目》认为其有 “壮脾胃”之效。王老师根据胃肠道不同部位黏膜 炎症性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在 “消、托、补” 治疗原则基础上加减化裁。

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膜屏障等一系列黏膜防御修复机制。胃、十二指 肠溃疡的发生是侵袭因素与黏膜防御修复机制失衡 的结果。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 ( Hp) 感染 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王老师也主张积 极进行 Hp 治疗,在规范抗 Hp 治疗基础上,以 “消”为主,常加用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芙蓉 叶、黄连、黄芩清热解毒消肿。胃、十二指肠溃疡 最终形成是因为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因 此,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因素。王老师常于煅白 螺蛳壳、煅瓦楞、煅龙骨、煅牡蛎、海螵蛸中择一 二味药制酸护胃,对伴有烧心、反酸症状者常配伍 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和胃降逆。对溃疡经久不愈 者,除采用补气托疮的五君子汤外,常选用白及收 敛生肌,促进溃疡面愈合。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由 多因素综合致病,引起肠黏膜炎症和肠动力紊乱, 常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 状。王老师认为,本病病变在脾,兼及肝肾,夹杂 寒热湿毒,病变日久,伤及气血而发病。治疗上针 对脾虚用药首推五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健脾,并参 以外疡之法消、托、补三期分治。针对湿邪,方选 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加减,以清热化湿、调气行 血止血。若存在伤及气血,则行气为主,予枳壳、 木香、青皮、陈皮、香橼皮等行气消胀。此外,还 根据 《素问·风论》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 泄”之论,辅以马齿苋、地锦草、白头翁等清肠, 防风、荆芥、蝉蜕等祛风 [6 ] 。

3. 2 胃肠道上皮性肿瘤类疾病

胃肠道上皮性肿瘤类疾病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 两类,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息肉、腺瘤,恶性肿瘤 则称为癌。

王老师认为,胃肠道良性肿瘤如大肠息肉,邪 气、正虚、禀赋三方面是该病主要的发病因素,常 因正气虚弱、痰湿瘀毒积滞而发病。在辨证上则需 分清气血、寒热、虚实,治疗上以安肠胃、祛邪积 为原则。扶助正气方面,脾气虚者治以五君子汤加 减; 胃阴虚者,甘寒养阴,选石斛、沙参、麦冬、 玉竹等; 阳虚则可用桂枝通阳化气、干姜温中阳、 附子温元阳。祛邪积以化湿浊、行瘀浊、通腑气、 解积毒为大法,常重用白术助肠胃运化以化湿浊, 莪术、三棱祛瘀,生白术、生白芍润肠通便,枳 壳、枳实理气通腑,藤梨根、白花蛇舌草、菝葜等 清热解毒,牡蛎、夏枯草、石见穿软坚散结 [7 ] 。 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抗生长 信号不敏感、抵抗细胞死亡、潜力无限的复制能 力、持续的血管生成、组织浸润和转移、避免免疫 摧毁、促进肿瘤炎症、细胞能量异常、基因组不稳 定和突变等 10 大特征 [8 ] 。根据肿瘤细胞的特征及 黏膜 “代谢修复快”的特点,王老师认为,黏膜 起源的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是阴阳调节失衡的结 果,表现为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 胃肠道恶性肿瘤多起源于黏膜,有其特有的微 生态环境。王老师认为,人体存在于人与自然界、 人体内环境、疾病发生的微生态环境这三个层次的 生态环境中,而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应将重点放 在改变小生态、微生态环境,令其不利于发生癌 变。因此,治疗上调五脏、治脾胃以改善 “小生 态” ,调升降、和气血改善 “微生态” 。 《景岳全 书》云 : “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 也” ,以柴胡、黄芩、香附等疏肝理脾,桂枝、干 姜等补火生土,情绪疏导调心和脾,山药、沙参等 补肺健脾。脾胃升降失调是导致痰、湿、瘀、毒等 癌变因素积聚的重要原因,予辛开苦降法调节脾胃 升降,三棱、莪术活血通络,藤梨根、白花蛇舌 草、菝葜等清热解毒 [9 ] 。除此之外,王老师在胃 肠道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治疗中非常重视脾阴的作 用。在用药方面,常选用具有滋阴填精、甘寒养 阴、咸寒养阴功效的药物 [10 ] ,如山药、黄精、沙 参、麦冬、地黄、石斛等药。王老师尤其喜欢使用 山药、黄精养脾阴 ,《本草求真》云: 山药 “色白 入肺,味甘入脾,气虽温而且平,补肺脾之阴” ; 《周慎斋遗书》亦云 : “脾阴不足,山药宜多用” 。 黄精一味 ,《本草求真》云 : “究其黄精气味,止 是入脾补阴” 。对存在脾肾之阴均不足者,王老师 还在选用养脾阴药物基础上,加用咸寒养阴的龟 甲、鳖甲等药物。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59 岁,2010 年 10 月 6 日初诊。患者有慢性胃肠炎病史 30 年。胃镜检查示: 反流性 食管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病理结 果示: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瘤变,炎症 ( + + ) ,萎缩 ( + ) ,活动性 ( + ) ,肠化 ( + ) , 异型增生 ( + ) ,Hp ( + ) 。肠镜: 结肠炎。已行 抗 Hp 治疗。刻诊: 胃脘疼痛,胀满,嗳气,嘈 杂,咽干,大便每日 1 ~ 2 次,欠畅。舌红、苔薄 白,脉小弦。辨证: 脾气亏虚,肝郁气滞; 治法:

健脾疏肝理气; 处方: 麸炒白术 12g,藿香 12g, 紫苏梗 12g,川楝子 12g,延胡索 12g,制香附 12g,石见穿 15g,白花蛇舌草 30g,木香 9g,茴 香 9g,炒白芍 12g,炒薏苡仁 30g,黄芩 12g,乌 药 9g,法半夏 12g,甘草 6g。21 剂,每日 1 剂, 水煎服。

2010 年 10 月 27 日二诊: 胃脘疼痛、嗳气、 嘈杂等症减轻,仍上腹饱胀,偶有腹泻,怕冷。舌 红、苔薄白,脉小弦。脾阳不足,运化失司,瘀血 阻络,拟温阳健脾,益气活血。处方: 黄芪 30g, 党参 20g,枳壳 20g,香橼皮 15g,炒莱菔子 15g, 炙鸡内金 12g,桂枝 9g,法半夏 12g,炒薏苡仁 30g,炒白扁豆30g,枳实15g,石见穿30g,龙葵 30g,白花蛇舌草 30g,三棱 15g,莪术 15g。21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上方治疗 3 周,其后因感 冒改服治疗感冒中药 1 周。

2010 年11 月24 日三诊: 餐后饱胀,胃脘、少 腹隐痛,嗳气,夜寐欠安,大便不成形,每日 1 ~2 次。舌红、苔薄黄腻,脉小弦。湿浊内蕴,瘀血内 阻,治以健脾化湿,化瘀通络。处方: 麸炒白术 12g,石见穿 30g,龙葵 30g,三棱 15g,莪术 15g, 丹参15g,藿香12g,紫苏梗 12g,川楝子 12g,延 胡索 12g,五灵脂 12g,九香虫 6g,枳壳 15g,炙 鸡内金 12g,香橼皮 12g,党参 15g,法半夏 12g, 白花蛇舌草30g。14 剂,每日1 剂,水煎服。 2010 年 12 月 8 日四诊: 胃脘疼痛、饱胀好 转,口干黏腻,大便每日 2 次,先干后溏,吸气时 背部不适。舌红、苔薄腻,脉小弦。脾阳不足,湿 浊未化,兼有瘀血,方拟温阳健脾化湿,活血通 络。处方: 黄芪 30g,党参 12g,麸炒白术 12g, 焦山楂 30g,焦神曲 30g,山药 30g,豆蔻 12g, 桂枝 12g,炙鸡内金 12g,大腹皮 12g,木香 9g, 茴香 9g,石见穿 30g,三棱 12g,莪术 12g,白花 蛇舌草 30g,炮姜 9g,郁金 12g,路路通 12g,法 半夏 12g。14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

2010 年 12 月 22 日五诊: 偶有餐后饱胀,胸 背不适,大便先干后稀,每日 1 次。舌红、苔薄 白。阳气渐充,湿浊渐化,再拟温阳健脾,兼以活 血。处方: 麸炒白术 10g,党参 15g,黄芪 30g, 藿香 15g,紫苏梗 15g,法半夏 15g,石见穿 30g, 三棱 15g,莪术 15g,木香 6g,茴香 6g,香橼皮 15g,白花蛇舌草30g,炒薏苡仁 30g,佛手 6g,焦 山楂10g,焦神曲10g。28 剂,每日1 剂,水煎服。 2011 年 1 月 19 日六诊: 餐后饱胀感,夜间隐 痛,胃脘嘈杂,大便成形,每日 1 次。饮食不节, 症状复作,予温中健脾理气,活血通络。处方: 黄 芪 30g,党参 15g,麸炒白术 12g,炒白芍 12g, 延胡索 15g,三棱 15g,莪术 15g,石见穿 30g, 白花蛇舌草 30g,炙鸡内金 15g,枳壳 15g,木香 9g,茴香 9g,龙葵 15g,香橼皮 12g,炒薏苡仁 30g,焦山楂、焦神曲各 12g。35 剂,每日 1 剂, 水煎服。

2011 年 2 月 23 日七诊: 中上腹饱胀感偶作, 胃脘隐痛未再发作,口中黏腻。舌红、苔薄,脉小 弦。脾虚气滞,瘀血阻络,治以益气健脾,活血通 络。处方: 黄芪 30g,党参 15g,麸炒白术 12g, 茯苓 15g,甘草 6g,三棱 15g,莪术 15g,白花蛇 舌草 30g,石见穿 30g,龙葵 30g,枳壳 15g,法 半夏 12g,炒薏苡仁 30g,丹参 15g,延胡索 15g, 九香虫 9g,藿香 12g,紫苏梗 12g。14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

2011 年 3 月 9 日随访: 2 月 26 日胃镜: 慢性 糜烂性胃炎,病理: 炎症 ( + ) ,活动性 ( + ) , 组织下诊断: 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刻下: 胃脘 胀满、腹痛未再发作。

按: 本案患者病理提示异性增生,根据 “脾 主黏膜”的指导思想,辨证属脾阳、脾气亏虚, 湿浊内蕴,瘀毒积滞,以安肠胃、祛邪积为治疗原 则,遣方用药以四君子汤加黄芪加减,同时辅以桂 枝、木香、茴香温补中阳,半夏、藿香、紫苏梗、 草豆蔻、薏苡仁化湿浊,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白 花蛇舌草、石见穿、龙葵等清热解毒。遵循上法, 前后治疗 5 个月后复查胃镜未发现异型增生。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 肖定洪 王庆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