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味治疗乳痈医案案例

浏览 8

李某,女,33岁,学生傅某爱人。2014年4月15日初诊:哺乳15个月,左乳房右半部发生肿胀,拒按,痛不可触,不红,乳汁不通。发病当日由傅予小剂桂枝汤一剂,次日乳汁已通,肿消。隔日肿胀复发,4月17日请我诊视,查脉浮软,舌润。按乳痈初发论治,学郑钦安法,予桂枝汤加味,处方:

桂枝25 g,白芍25 g,炙甘草15 g,香附10 g,青皮10 g,王不留行30 g,生姜10 g,大枣10枚。服药1.5剂,肿消乳通而痊。

按:郑钦安对外科也颇有经验,“外科者,疮科谓也。凡疮之生,无论发于何部,统以阴阳两字判之为准。”强调划分阴阳两纲。“阴证其疮皮色如常,漫肿微疼,疮溃多半清水,清脓,黄水,血水,豆汁水,辛臭水。其人言语、声音、脉息、起居动静,一切无神,口必不渴,即渴定喜滚饮,舌必青滑,大小便必自利。..初起无论现在何部,或以桂枝汤加香附、麦芽、附子,调和营卫之气。佐香附、麦芽者,取其行滞而消凝也;加附子者,取其温经而散寒也。阳证其疮红肿痛甚,寒热往来,人多烦躁,喜清凉而恶热,大便多坚实,小便多短赤,饮食精神如常,脉息有力,声音响亮,疮溃多稠脓。此等疮最易治,皆由邪火伏于其中,火旺则血伤。法宜苦甘化阴为主…初起无论发于何部,或以桂枝汤倍白芍,加香附、麦芽、栀子治之。”

本案即遵郑氏之法,用郑氏之方,按阴证处以桂枝汤加味,因阳虚不甚明显,故未加附子;因系哺乳期,另加王不留行通络且兼下乳;郑氏原意加麦芽取其行滞,因麦芽有回乳之功,故而回避之。

问题是大多数外科人员,凡见疮疡大都按阳证论处,果真是阳证,确如郑氏所说,“此等疮最易治”。关键是不少疮疡属于阴证,其所现肿痛火形,乃阴盛逼阳于外所致,系假火、阴火,若按阳证论处,那是方向性错误,郑钦安喻为“雪地加霜”。这也是最常见最容易误治的病种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