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括】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
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注释】①匡:协助、辅助。
【白话解】桂枝二麻黄一汤方由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杏仁十六个,桂枝一两十七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辅助组成。
【用量用法】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
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方药分析】本方是桂枝汤原方剂量的5/12,麻黄汤剂量的2/9合方而成。其比例近似于2:1,因名桂枝二麻黄一汤。亦可以桂枝汤、麻黄汤以2:1的比例合为两升,分两次服用。以其剂量轻微,比桂麻各半汤更小,故发汗之力更微,属微汗法。
【方剂功效】轻散外邪,小发其汗
【适应证候】微邪郁表,邪正相争更趋轻浅者。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临床应用】上两方药物组成相同,药物剂量不
同。可用于治疗外感病,属于风寒外感,日久邪微,表郁不解者。在杂病治疗中,抓住病在肌腠,寒郁不宣之病机,治疗邪郁肌腠日久,营卫运行不畅之无汗、身痒、面赤等症。《伤寒论方古今临床》认为:有汗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无汗者宜桂枝麻黄各半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