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麻黄汤治疗发热医案经验

浏览 8

刘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邪气,当晚即发高热,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伤寒论》云: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方用麻黄汤。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炙甘草3g,1剂。服药后,温覆衣被,须曳,通身汗出而解。

按语:麻黄汤为太阳表实证而设。其病机是因风寒之邪客于太阳之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因此,临床症状表现为无汗而喘和恶寒头身疼痛的表实证候。

本方能发汗解表,宣通肺卫,畅达营阴,使寒邪从汗外出。

麻黄汤为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易生他变,不少临床医生畏惧麻、桂,不敢投用。一见发热,便认为是温热之证,滥用辛凉之品,反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或致久咳不已,或致低热不退,或致咽喉不利等,不一而足。盖表实证之“发热”,乃由卫阳闭郁,正邪交争所致,故发热必伴有恶寒。这与温热病的发热不恶寒,并伴有口渴伤津之候,有其本质的区别。风寒郁闭卫阳,故直须辛温发汗,寒随汗出,卫气一通,则发热自退,即《内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也。

使用麻黄汤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麻黄剂量应大于桂枝、甘草,否则将起不到发汗解表的作用:这是因为桂枝、甘草能监制麻黄之发散。若麻黄量小,则失去发汗解肌之意义;二是应先煎麻黄,去上沫,以免使人服后发生心烦。(《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评述:刘老堪称国内伤寒第一大家。由于其为辽宁营口人,且从医后一直在北方工作,长期研用伤寒论方,积累了大量运用辛温发散药的经验。然读者学用刘老经验时,还须结合中医的“三因制宜”学说,即使确诊为风寒感冒,但在气温偏高的南方,或在动则汗出的盛夏,尤其是患者伴有高血压、失眠、心动过速等疾病时,对麻黄的用量还是从小量试用为妥。另还须将服麻黄汤若现大汗、心悸等不良反应时的处置措施,详告患者或家属,以免发生意外,因用麻黄汤不当所致的惨痛教训,还是时可见到的(参见贺学泽编著的《医林误案·过汗亡阳患者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