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亮重用桂枝经验医案

浏览 9

桂枝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出自《新修本草》。其性温,味辛、甘;归肺、心、肾、肝经;通行十二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汗解表、温经脉、助阳气。多用于风寒表证、寒凝血瘀证、风湿寒痹证、阳虚证等。临床常用量为3~10 g。

桂枝最基本的临床指征是风邪外袭,以致营卫不和。具体指征是:风寒感冒,恶风发热,头痛,身痛,自汗;水饮内停,心下逆满,小便不利;风寒肢节疼痛;寒凝经闭腹痛。本药主治病症,多遵仲景大法。桂枝的用量一般为5~10 g。特殊情况,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用至15~30 g。多从10 g开始,逐步递增,服至口干舌燥时,相机递减用量。因于桂枝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风温热病阴虚阳盛之证、喉证、血证或素有内火而有口干舌燥等象者,均属忌用。否则易致血溢、阴虚液涸。

临床应用以桂枝为君药组成的桂枝汤堪称使用该药的代表方。如桂枝配麻黄以解表散寒;配白芍以调和营卫;配人参以益气解表;配石膏以解表清里;配大黄以温下寒实;配黄连以平调寒热;配牡丹皮以和营祛瘀;配龙骨、牡蛎以养心安神。桂枝汤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疗效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它不仅用以治疗多种外感病,而且用于内科杂病、妇科、儿科、外科、皮肤、五官等疾病的治疗。

石氏临床善于运用桂枝,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动过缓证属心阳不振、心脉痹闭者,治以自拟方益心温阳汤:桂枝20 g,太子参20 g,麦冬10 g,玉竹15 g,丹参30 g,川芎15 g,生黄芪30 g,甘松6 g,苦参10 g,细辛5 g,炙甘草10 g。

对于颈肌劳损证属痹阻太阳、颈筋失和者,治以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20 g,白芍20 g,炙甘草15 g,葛根20 g,苍耳子5 g,防风10 g,大枣15 g,生姜10 g。

对盗汗证属营卫失调、肺肾两虚者,治以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15 g,白芍30 g,炙甘草10 g,大枣15 g,生姜10 g,山茱萸20 g,黄精15 g,制附片6 g,浮小麦30 g,煅牡蛎30 g。

石氏认为,桂枝是气分药,又是血分药,既能解表,又能和营,既能化气通阳,又能通络止痛,还能降逆平冲,作用广泛,可谓是运用到上下内外表里诸多病证之药。在桂枝的应用上,有人所谓“无汗不得用桂枝”之说,是指桂枝汤而言,并非指桂枝一味而论。因此,有人认为桂枝能“止汗”,实属只看到现象、未窥探其本质的误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