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食管炎病例二则

浏览 7

  【方剂名】

  茯苓杏仁甘草汤

  【方剂组成】

  茯苓9克、杏仁9克、甘草3克

  【功效主治】

  宣肺化饮。主治胸痹兼肺证,症见胸中气塞、短气、咳嗽吐痰。


  【方剂方解】

  杏仁润肺下气,茯苓祛湿扶中,生甘草扶中清而微散,看看三个药物组成,杏仁茯苓同为君药,自然是解决肺的问题来的,两者一祛湿一润燥,看似相互矛盾,合在一起使用恰到好处。

  这里就是“治胸中痞塞短气”阳尚不虚,痰饮为患,成因在于肺湿,不能收敛降气,所以气上逆而形成气短的现象,这里的湿气已伤入肺,成为有形之症,所以不能再用补中润药,以塞中土。所以以茯苓祛湿,以杏仁下气微润,使肺津不损。这个跟麦冬汤比较,本方治湿气之病,麦冬汤治燥气之症,脉象濡短,濡就是湿像,短为气不降之像,见于肺脉。

  杏仁泻肺降气,利胸膈气逆,下喘治气。甘草配茯苓,则不资满而泄满,故下气除满。合之以治心阳过弱,心下有水饮之喘为有效。

  心阳虚作喘:心阳不足,影响血液循环,而伤及肺之喘,即西医所谓“心脏性喘息”,亦《内经》谓:“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之证。其证状大多呼吸困难,喘咳时胸中有痞塞感。心累心跳,苦闷不安,面容(白光)白无神,恶寒。舌苔白滑。脉现细数或结代。法当扶心阳,从阳生阴,取汁化血而益气,气血调和而喘自止,宜新订桂枝去芍加茯苓半夏汤治之。如心阳过弱,浊阴上逆,心下有水饮,心痛心悸,而微浮肿者,茯苓杏仁甘草汤治之。

  【治疗病例二则】

  慢性食管炎:有一老年女性患者,自一年前起,常感咽部有阻塞感、胃胀。其体瘦、面色苍白。诊断为慢性食管炎。给患者服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减。

  方药为:半夏6克、栀子3克、附子1克、茯苓6克、杏仁4克、甘草1克。半夏有治呕吐、利水饮、下气、去湿痰之效;栀子则有解心胸间郁热、排除痞塞、降气之能;附子则能通阳气、散壅滞、温经之效。患者服药1个月后,症状消失,体重增加。

  食管狭窄:有一老年男性患者,近8年常感剑突上方轻度压痛,吞咽固体食物时,在该处受阻而不能下。诊断为食管炎所致食管窄狭。患者服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减治疗。

  药用:半夏8克、栀子3克、附子1克、茯苓5克、杏仁3克、甘草1克。诸药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药1年后治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