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

浏览 9

  【方剂名】

  黄芪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芪145克,红参9克,枳实15克,炒白术30克,附子15克(先煎8小时),生姜30克。

  【用量】

  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

  【用法】

  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①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②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治疗病例】

  白某,女,56岁。因反复胃脘疼痛30年,于2009年2月初诊。有“胃下垂”病史30年,兼有浅表性胃炎。刻下症见:胃脘及腹部发胀疼痛,遇冷及食凉后加重,时恶心,食少,饥饿时心悸,周身畏寒,乏力,易上火,牙龈肿痛,腰部酸痛,眠差多梦。小便频,大便不成形,食油腻或遇冷后腹泻。苔白略干,舌底瘀,脉沉偏弱。

  中医诊断:胃痛。中医辨证: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治法:补中益气,温养脾胃。

  2009年3月二诊:服上方7剂,恶心、腹痛减轻,仍畏寒气短明显,增附子至30克以除陈寒,增红参以补益气血。苔厚有湿,加茯苓30克健脾利湿。至6月八诊时,已服以补中益气汤为主之方剂百余剂。其间随证调方,现腹痛畏寒已除,牙龈肿痛亦不见反复,小便调,大便略软,苔黄厚,舌底瘀,脉沉细弦略数。仍以补中益气汤为主,以全其功:黄芪90克,枳实15克,炒白术30克,红参9克,升麻6克,柴胡6克,黄连3克,生姜18克。

  胃痛之病,医者多以理气和胃之法治之,若见胃胀、牙龈肿痛之症,更易辨为实热证以清胃导滞之法治之。然患者患此病已30余年,且以“胃下垂”起病,现症见畏寒,遇凉病重,其虚其寒可见一斑,而胃胀一症,气虚不行,亦能有此表现。牙龈肿痛,为李东垣所谓“阴火”是也,太阴有寒,迫阳明之气上行,故致经气不利而肿。治宜补中益气为主,用大剂量黄芪,提振脾胃之气,脾胃气旺,故气行得畅,胀痛自除,又以附子逐其陈寒,加强除痛之力,亦可引阳明之火下行,故使虚阳不亢,病久缓图,故使服药时间长久,以断其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