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体检,18岁少年一夜梦碎!医生巧手除病灶,“卸下”10斤肿瘤

浏览 12

今年18岁来自安徽的小王同学在高考体检时查出纵隔肿瘤,肿瘤巨大且侵犯了心脏大血管,加上心包积液,手术风险极大,切除十分困难。辗转多家医院,化疗加靶向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小王家人最终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胸外科陈炬教授仔细评估小王的病情,经过多学科会诊之后,制订完善的手术方案,在8月13日为小王同学实施了手术,完整切除了长达28公分的肿瘤!术后小王同学恢复良好,将在近日出院,准备去往心仪的大学报到。

(CT检查显示巨大肿瘤已严重压迫小王的心脏和气管)

没有任何不适,纵隔肿瘤却失控增长

小王家长回忆,今年三月份,小王同学正在有条不紊的备战高考,谁知一纸高考体检报告打破了这种宁静。原来小王的胸片显示纵隔里长了一个肿瘤,长度达20公分!为了不影响高考,家长马上带着小王到上海大医院治病。小王的纵隔肿瘤被诊断为“恶性畸胎瘤”,因为肿物已经侵犯心脏大血管并且体积巨大无法手术,随后小王接受了两次化疗和靶向药治疗。在此期间,小王同学边治病边复习,积极迎接高考。

让人揪心的是,肿瘤还在增大,医生告知治疗效果不好,这让小王的家人痛苦不已,准备放弃治疗回家服中药。而当高考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时,心有不甘的家长再次北上,咨询北京权威肿瘤医院教授,仍被告知无法手术。正当家人伤痛欲绝准备放弃的时候,小王经一位亲戚介绍来到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胸外科陈炬教授有着多年丰富的复杂纵隔肿瘤诊治经验,他仔细阅读了小王最近的胸部CT,结合症状和体征,考虑纵隔肿瘤、畸胎瘤低度恶性可能。

“由于肿瘤巨大,占据了胸腔绝大部分空间,已经侵犯了心脏大血管,挤压了后面的肺和心脏,需要尽快行手术治疗。否则肿瘤进一步发展,压迫症状会越来越严重,肺受压可能导致气促,心脏受压可能导致静脉压增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陈炬教授介绍。这对于小王一家来说无异于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他们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来了。

(陈炬教授团队为小王手术切除肿瘤)

医生巧手除病灶,“卸下”10斤肿瘤

入院后,再次复查CT评估肿瘤情况,发现肿瘤又增大了,已长达25公分!此外心脏和主动脉、上腔静脉受侵犯,心包大量积液,这样一来手术难度进一步增加。陈炬教授提到,小王胸腔内肿块的确来源于纵隔,那里有最脆弱的心脏,有全身最粗的血管,两侧还有重要的肺脏,肿瘤已经长入心脏并且侵犯大血管,切除过程中稍有不慎,将会导致致命性出血。

在联合胸外科、心脏外科、麻醉科、放射科、ICU、肿瘤科、输血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后,陈炬教授、陈柏深主治医师、沈卓坚主治医师团队最终决定为小王同学进行手术切除纵隔病灶。

进行手术前,首先要解决麻醉的问题。小王的气管已经被肿瘤压扁,常规诱导、插管不仅无法维持呼吸,甚至可能因为肌肉松弛、肿瘤塌陷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导致窒息无法通气。手术过程中,首先需要锯开胸骨,暴露肿瘤,并游离肿瘤表面,在肿瘤边缘分开与肺脏的粘连,然后暴露肿瘤的深部,切开受侵犯的心包,沿着心脏和大血管表面小心的解剖肿瘤,剥离肿瘤深部与主动脉及上腔静脉的间隙。

在麻醉科林道炜副教授和陈炬教授手术团队的共同配合下,经过艰难的麻醉及手术,耗费四个小时将纵隔巨大肿瘤完整切除,完成了这个让其他外科医生都深感棘手的手术,术中出血约2000 ml。切除下来的肿瘤长达28公分,重达10斤。经过一周多的精心监护和治疗,术后小王同学各方面指标正常,将在近日出院,准备去往心仪的大学报到。

(切除下来的肿瘤长达28公分,重达10斤)

畸胎瘤防不住,定期检查排隐患

据陈炬教授介绍,畸胎瘤起源于原始胚胎的细胞,由于胚胎细胞还没有定型,正常的胚胎细胞可以发育成人体的各个部分,比如肌肉、毛发、骨骼、神经等,如果胚胎细胞的基因发生异常,它就可能长成包含多种成分的肿瘤。这就好比小孩的成长会有许多可能性,畸胎瘤起源于细胞的“孩童时代”,所以会长出许多不同的成分。

大多数情况下,畸胎瘤患者没有症状,很多人是做健康体检时发现的,主要靠超声检查或拍CT、MR发现。当畸胎瘤长的比较大时会产生一些症状,主要是增大的肿瘤挤压了周围的器官产生的症状,比如挤压到气管会引起咳嗽,挤压到膀胱就会引起排尿困难,挤压到直肠可能引起大便困难。

(小王和家人为陈炬教授团队送上感谢牌匾)

“大部分畸胎瘤都是良性的,只要做手术切除就能根治。少数恶性畸胎瘤情况下,需要通过手术、化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治疗效果也不错。”陈炬教授介绍,畸胎瘤发生于出生前,因此没有什么好办法预防。但是定期规律体检、有不舒服时及时就医,可以尽早发现畸胎瘤的存在并尽早治疗。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胸外科 陈炬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胸外科 陈柏深主治医师

(通讯员:张阳、刘昕晨、沈卓坚)

专家介绍

陈炬,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外科副主任、心胸外科副主任、原胸外科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食管癌学组委员,广东省微创外科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荣“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等荣誉称号。198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博士学位,瑞典LINKOPING大学和美国INDIANA大学访问学者。胸部肿瘤外科及胸腔镜外科资深专家,对复杂胸腔肿瘤的精准外科手术与综合治疗有丰富经验,擅长胸腔镜肺癌根治、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纵隔巨大肿瘤以及胸腺扩大切除、食管间质瘤切除、贲门失弛缓症修复、肺减容、漏斗胸矫正等各种微创手术,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陈柏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主治医师、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师协会青年分会委员。熟悉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胸壁肿瘤等各种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胸壁缺损修复具有一定造诣,擅长单孔肺癌根治以及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