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副伤寒诊断方法

浏览 6

伤寒热(typhoidfever),又称肠热症(entericfever),是由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Styphi)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根据致病菌的不同,伤寒热可分为伤寒(typhoidfever)和副伤寒(paratyphoidfever),其中副伤寒通常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A)引起,即临床常见的甲型副伤寒。

甲型副伤寒在我国流行状况

我国从1995年起在江西等地发生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甲型副伤寒发病在我国逐年上升,到1999年,广西、浙江、贵州、广东等省相继发生多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2004-2007年,全国有9个省报告了46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占伤寒热暴发疫情的61.33%,甲型副伤寒在伤寒热暴发疫情中占主导位置。但随着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在2005年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

甲型副伤寒诊断方法

从血、粪便、尿液、骨髓或其它体液中分离培养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是诊断甲型副伤寒的金标准,但这种病原学诊断方法往往需要3~7d时间,并受抗生素应用的影响,阳性率大大降低。临床中血培养也是一种主要诊断方法,一项临床观察发现血培养阳性率为13.63%,粪便培养阳性率为5.99%。此外骨髓培养更为敏感和有效,即使是病人已使用抗菌素的情况下仍有80%~95%能培养出致病菌,但抽取骨髓对患者来说很痛苦,并且增加了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风险,因而较少使用。而核酸PCR检测是目前公认最为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能把标本中微量的核酸片段放大,捕捉到细菌的踪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