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进行诊断的方法

浏览 9

肌肉萎缩指的是人体的横纹肌出现营养的障碍,肌肉的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从而导致肌肉体积的缩小。肌肉萎缩大多数是由于肌肉本身出现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所导致的。肌肉萎缩也应该注意病程的长短、起病的快慢、发病的部位、发病的年龄等。肌萎缩的患者由于肌无力、肌肉萎缩会长期的卧床,也容易并发局部压疮、肺炎等症状,加上大部分肌肉萎缩的患者还会出现延髓麻痹的症状,严重的会给患者的生命构成较大的威胁。

肌肉萎缩的诊断方法

肌肉萎缩较为客观的诊断方法就是进行测量对比,主要是观察患者的身体左右对称的肌容积是否一致,也可以通过测试肌力的级别,来判断肌肉萎缩的程度。

肌肉萎缩的病因

1、神经源性的肌萎缩,常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人体肌肉的中毒、缺血、营养障碍、废用等。一方面周围神经的病变、神经丛、神经根、前角的病变等都会引起神经的冲动和兴奋出现传导的障碍,进而使得部分的肌纤维废用,形成废用性肌萎缩。另一方面当运动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发生损害后,其末梢的部位释放的乙酰胆碱会逐渐减少,交感神经的营养作用出现减弱导致肌肉萎缩的形成。

2、肌源性的肌萎缩,主要是因为人体的肌肉本身存在疾病,或其他的部分因素,例如面肩肱型或肩带的肌营养不良的患者,通过形态学实验的检查已经证实是脊髓型的肌萎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