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汤

浏览 6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恒山汤

别名

常山汤(《外台秘要》卷五)。

处方

恒山9克 乌梅3~7枚 香豉9克 竹叶12克 葱白l握

制法

上药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

截疟宣邪。治肾热发为疟疾。发时寒颤,先寒后热,腰脊酸痛,转动不利,头昏目眩,大便不爽。

用法用量

以水1.2升,煎至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首次应在疟发前半日许服下,至发时服完。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千金》卷十:恒山汤

别名

常山秫米汤、秫米汤、秫米常山甘草汤

处方

恒山3两,秫米220粒,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

肺热痰聚胸中,来去不定,转为疟,其状令人心寒,寒甚则发热,热则善惊,如有所见者。

用法用量

常山秫米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六)、秫米汤(《普济方》卷一九八)、秫米常山甘草汤(《痎疟论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常山汤”。

注意

忌生葱、生菜、海藻、菘菜等。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五脏之疟皆在于经,总以恒山、蜀漆为破的之金鞞;热在于脾,令人腹痛肠鸣,又须甘草为引,以滋燥竭之土;热在于肺,令人痰聚胸中,来去不定,又须秫米为引,以护伤残之气。

摘录

《千金》卷十

《医心方》卷十四引《范汪方》:恒山汤

处方

恒山6分,甘草4分,知母3分,麻黄3分,大黄4分。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疟,痰实不消。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分3服,至发时令尽。

摘录

《医心方》卷十四引《范汪方》

方出《医心方》卷十四引《小品方》,名见《千金》卷五:恒山汤

别名

常山饮

处方

小麦1升,淡竹叶1虎口,恒山3两。

功能主治

断痎疟。主小儿温疟。

用法用量

常山饮(《圣济总录》卷三十四)。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常山汤”。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恒山专涤内蕴之痰,为截疟之峻味;小麦、竹叶专清胃中烦热也。

摘录

方出《医心方》卷十四引《小品方》,名见《千金》卷五

《医心方》卷十四引《古今录验》:恒山汤

处方

恒山2两,甘草1两,大黄2分,桂心6铢。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疟疾十岁、二十岁。

用法用量

以恒山酒渍1夜;诸药以酒3升,水2升,煮取7合,顿服。下、吐,愈。

摘录

《医心方》卷十四引《古今录验》

《千金》卷十:恒山汤

处方

恒山3两,乌梅3-7枚,香豉8合,竹叶(切)1升,葱白1握。

功能主治

肾热发为疟,令人凄凄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身掉不定,手足寒。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常山汤”。

注意

忌生葱、生菜等。

摘录

《千金》卷十

《圣惠》卷十三:恒山汤

处方

恒山1分,甘草1分(生用),蜀漆半分,犀角屑半分。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伤寒结胸,烦满,喘息稍急,汤饮不下。

用法用量

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顿服。须臾当吐为效。

摘录

《圣惠》卷十三

《鸡峰》卷九:恒山汤

处方

柴胡8两,恒山12两,芒消12两,大黄12两,黄芩6两,龙胆6两,茵陈6两,秦艽6两,栀子14个。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急黄,酒黄,心黄,劳黄,气喘欲发。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