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为什么说饮茶能降压
二、高血压降压茶方
三、夏季高血压降压茶疗饮
四、高血压茶疗治疗注意事项
为什么说饮茶能降压
茶叶有降压功效。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研究证明,茶叶中的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氨基丁酸、茶氨酸、咖啡碱、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抗凝,促纤溶,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压,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等作用。从而可调节血液中的多种指标,改善心脑血管系统,有助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茶为万病之药”。这是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对茶的多功能保健作用的高度评价。中医学认为,茶叶味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经。苦能泻下、燥湿、降逆;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茅孽初萌,正得春生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这些特性说明了茶具有能攻能补,又能人五脏发挥着较全面的功效。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类能使血管壁松弛,通过血管扩张而使血压下降。日本曾采用一种新加工工艺,将鲜茶叶放在氮气条件下处理6小时,使茶叶形成大量氧基丁酸,根据临床实验,对降血压有明显效果。茶叶中的芳香苷(芦丁)具有维护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和增强血管壁韧性的功效。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和茶黄素,降压作用较明显,且能显著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茶多酚主要通过络合酶的金属辅基锌离子,从而控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使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活化过程受阻,达到降压目的。对于离体大鼠后肢血管,茶多酚还可使其灌注量增加,具有血管扩张作用。俄罗斯医学专家通过临床试验证明,用高浓度的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以降低血压,同时多喝绿茶对易患脑卒中和血管淤塞的人是有益的,因为它可以使血管保持弹性,消除血管痉挛,具有防止血管破裂的功能。
高血压降压茶方
茶的历史悠久,经常饮茶可以解除头晕之苦,还是养生之道的方法。
(1)罗布麻桑叶茶
罗布麻(泽漆麻)10克、桑叶5克、绿茶适量,泡水饮用。罗布麻中含有鞣质,能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降低血清胆固醇,茶叶中的单宁酸能抑制血压升高,对高血压患者起到降压作用,还可清热利尿、平肝安神。罗布麻茶也是唯一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特性的食品;桑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高血压及健康人群都可以常年饮用。常饮有远期效果。
(2)菊花山楂葛根茶
菊花10克、山楂10克、葛根12克,共为粗末,煎汤代茶饮用。菊花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晕有一定疗效。
(3)荷叶首乌茶
鲜荷叶30克(洗净,切碎)、何首乌10克,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频饮。荷叶(或干品)的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
(4)莲子心决明子茶
莲子心12克、炒决明子2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
(5)枸杞山楂杜仲茶
枸杞子10克、鲜山楂3枚、杜仲5克,开水冲泡,饭后当茶喝,每天3次。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
(6)桑寄生玉米须茶
桑寄生10克、玉米须30克,煎汤,饭后当茶喝。桑寄生,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玉米须具有很好的降血压、利尿之功效。
(7)槐花乌龙茶
槐花10克、乌龙茶10克。入杯用滚水冲泡,不拘时饮用,宜常服。槐花将槐树滋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应用,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夏季高血压降压茶疗饮
现介绍几种夏季茶疗降血压的方法:
(1)荷叶茶: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可扩张血管、清热解暑、降血压,还是减肥良药。取适量的鲜荷叶,清洗干净,切成碎末,加开水冲泡,放凉后饮用。
(2)莲心茶:莲心,即莲子中间青绿的胚芽,其味极苦。
取莲心12克,开水冲泡饮用,除能降血压外,还能清热、安神、强心。
(3)玉米须茶:玉米须有很好的降压、利尿、止血、止泻和健胃等功能。每次取玉米须25克,开水冲泡饮用。一日数次。适于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水肿和高血压,疗效明显而稳定。
(4)枸杞茶:枸杞子除了可降低血压、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硬化外,还具有补肝益肾、润燥明目等作用。一般每日用量9克,开水冲泡饮用。
(5)决明子茶:决明子具有除风散热、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的功效,适用于患高血压病、便秘的人。每日服用15~30克,炒黄、水煮,待凉后饮用。
(6)茉莉花茶:茉莉花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每日服用10~20克,水煮或开水泡服均可。
(7)山楂茶:山楂具有消食健胃、生津止渴、活血散瘀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患者。每日服用15~30克,加水适量,熬煎浓汤,待凉后饮用。
高血压茶疗治疗注意事项
(1)茶宜淡不宜浓
①浓茶能增加心脏的收缩,加快心率,过量的茶水会使这种作用加剧,导致心跳加快,使病人发生胸闷、心悸、气短等不正常现象,重症者甚至导致危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