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女,26岁。从幼儿时起常年腹泻,迁延20余载,北京某医院诊为慢性肠炎,中西医长期治疗未愈,1978年8月初来诊:腹部时痛,喜温喜按。
下利稀薄,口不渴,不思饮食。神疲体弱,面色苍黄无泽。舌淡,苔白厚腻。
触诊肢冷甚。证属太阴虚寒泄泻,法宜祛寒除湿,实脾固肾。先以四逆汤,继以理中汤加味主之:
处方一:制附子60 g(久煎),干姜、炙甘草各30 g。
处方二:制附子60 g(久煎),干姜18 g,炒白术24 g,茯苓15 g,炙甘草30 g,上肉桂6 g,红枣30 g。各5剂。
二诊:药后腹泻已止,精神、睡眠均好转,食量增加。面色略转红润,舌淡红,白腻苔减。多年陈疾,初获显效。但久病脾肾阳虚,不能骤复,宜继守原法,加减再进:制附片60 g(久煎),炒白术24 g,干姜18 g,炙甘草15 g,红枣30 g,上肉桂6 g(冲服),茯苓15 g。
三诊:半月来大便趋于正常。上方续服一段时间,并注意忌食生冷,防止受凉,以资巩固。(范中林治案)
原按:《伤寒论》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患者肢冷,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而厚腻,皆湿寒阻滞之象,为太阴虚寒之证。脾失健运,后天失调,故不思饮食。必须指出,长期泄泻,不可单责之于脾。所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患者神疲恶寒,面色苍黄,显系下元亏损,命门火衰,肾阳不振。故一诊即投之以四逆、理中相继为治。
点评:慢性肠炎迁延20余载,中西医长期治疗未愈,恐怕是未从扶阳层面着眼所致。此老虽用理中汤,却一直回避人参不用,嫌其阴柔碍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