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东园防己黄芪汤治疗痉证、下肢抽搐医案经验

浏览 6

李某,男,42岁,干部。1977年6月27日初诊。患者于10日前突然发生右侧上下肢抽搐,经某县医院住院检查,未查出抽搐原因。后又经中医按风邪为患投药数剂,亦未取效,故遂转来兰州住某医院。经西医脑电图等检查,仍未查出抽搐原因。住院期间病情日益加重,曾因抽搐而呼吸停止约3分钟,故邀中医会诊。患者除抽搐外,伴有自汗、恶风,发病前曾在河水中洗沙子3天,舌淡红,苔白腻,脉浮中带滞。辨为风湿。方用防己黄芪汤治疗:防己15g,黄芪15g,白术12g,生姜6g,炙甘草8g,大枣2枚。水煎,分2次服。3剂。

二诊:服上药后,患者再未抽搐,自感出汗减少、恶风减轻,切其脉较前略流利。继服上方3剂。

三诊;患者又服上药3剂后,自汗全止,亦不恶风,腻苔已退净,脉转流利。

再继用上方3剂。

四诊:患者共服本方9剂,诸症消失,未再用药。又经多种检查,亦未查出阳性结果,而以抽搐原因不明治愈出院。

按语:抽搐一证,属中医学的“痉证”范畴。一般认为,“痉证”多为血枯

津少不能养筋,以致血虚生风而抽搐。此患者在县医院就受此理论认识之影响,而投以祛风养血之剂,但未取效。

《内经》谓:“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而前人对此条文的解释,也认为是湿兼风化所致。但从本例患者的病史来看,曾以在河中洗沙出汗而得,加之症见右半身沉重、苔白腻、脉滞,均为湿邪之象征,而脉浮、自汗又为风邪之象征。故辨证为风湿为患,用本方9剂而治愈。从湿治者,取陈修园所谓“湿者言其未成痉之前,燥者言其将成痉之际”之意。该患者病属湿邪为患,由于湿性黏腻,阻滞经脉,筋失津液之濡养,则发为抽搐。虽从表面来看,同为抽搐。但其病机与湿从燥化之抽搐有所不同,故用风药不仅无效且使病情加剧;而用健脾利湿的本方,则获得满意疗效。通过本例患者之治疗,深感《内经》“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理论甚为真切。(《古方新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