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在儿科脾胃病中的应用

浏览 7

【关键词】望诊;望神;望舌;脾胃病;儿科

  望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医者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排泄物等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位居四大诊法之首。历代医家皆很重视望诊,《灵枢・本脏》指出:“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难经・六十一难》亦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望诊在临床诊断尤其是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医查病辨证,素重四诊合参,但因小儿言语不能,精神未备;脉体不全,切脉难凭,闻问切三诊往往难以实施,唯有望诊反映疾病的信息较为可靠,可赖医者望形色、审苗窍以辨明寒热虚实。故《幼科铁镜・十传》指出“皆以望面色,审苗窍为主。”现以脾胃病为例谈谈望诊在儿科脾胃病中的应用。

  1望神    无论在何种疾病中,医者接触患儿,诊病的第一步都是望神,脾胃病亦不例外。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通过对患儿有神无神的观察,能够对疾病的证型、轻重做出总体性的把握和概括,为临床用药指明方向。若患儿面色红润,毛发黑泽,两目有神,肌肉丰满,呼吸均匀,形气壮实,神态活泼,多为“有神”之表现,提示患儿未病或病情较轻,可用轻剂或平剂。若患儿神情呆滞,毛发枯黄竖立,形瘦肌弱,筋骨软弱,囟门逾期不合,多为“少神”之表现,提示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当用重剂或需长期治疗。若患儿神情烦躁、啼哭不休、皱眉颦额,多为内有实邪,在脾胃病中或为乳食内积,或为胃有积热,或为寒实腹痛,当需进一步审明辨别。若患儿神情萎靡或淡漠,面色苍白,眼眶凹陷,啼哭无汗,皮肤干燥或冷汗自出,则为“失神”之表现,多为吐泻伤阴伤阳,病情沉重,需紧急救治。

  2望面    望面在小儿脾胃病中应着重突出望面色、望鼻色、望唇色、望山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小儿面部皮肤薄嫩外露,且病情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皆可从面色上反映出来。《灵枢・五色》又指出,五色分属五脏,明堂即鼻属脾。故长期厌食脾胃气虚的患儿,多表现为面及鼻部的萎黄无华,服食健脾之药后,病情转轻,食量渐增,则面色渐转红润。山根,位于鼻上,两眼中间,睛明穴上。《幼幼集成》云“山根,是阳明脉所起,为脾胃病之征兆。”若小儿乳食过度,食积于内,脾失健运,肝失条达,则山根色呈青黑,为土壅木郁之象。故山根若青纹横截,投消食健运之药,每多获效。《灵枢・五色》曰“官五色若何?……赤为热。”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上齿龈后,环绕口唇。若脾胃积热,循经上冲,则口唇红赤。笔者验于临床,患儿口唇红赤,多伴咽喉肿痛,甚则伴有口腔溃疡,多有因疼痛而厌食、拒食。此时若投清热泻火之剂,多有良效。

  3望舌    舌为脾之外候,很多疾病的病机常在舌上率先显露出来。舌质反映的是脏腑精气的盛衰,舌苔反映的是邪气的性质和病邪的进退。《景岳全书・小儿则》指出,小儿常见病证“非外感风寒,即内伤饮食。”故饮食内伤的变化可在舌上鲜明地体现出来。有时甚至在诊断无章可循的情况下,舌上反映出的疾病初露的先兆,可以给医者见微知著的启示。如乳食内伤、脾胃气虚、阴虚火旺、湿热内阻的舌象各有不同。乳食内伤的患儿舌质淡红,苔白厚腻。因尚未伤及脏腑气血,故舌质多无变化,仅不消化的食积堆于舌面。而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随消导之剂渐进,则舌苔渐退,非常明显。若舌体胖大,苔薄白腻,多为脾虚夹湿,当予以参、术、苓、草、山药、扁豆等益气健脾化湿之品。若舌质淡红苔薄黄或黄厚,多为胃有积热,邪在气分尚未入血,可用石膏、知母、黄连、浙贝母等清热泻火之品。若舌红瘦小少苔,多为胃阴不足,阴虚火旺,虚火内灼,此时当投甘寒滋润之品,如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滋养胃阴之品以生津润燥。若舌质红苔黄腻,多为湿热内阻,可投法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等品[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