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第一版《初探》发表后,有的读者提出能否去掉文中的外文字母ABC和中括号等,用纯粹的汉字写出来,有的地方还可以深化一些,把一些似非而是的地方说透说清。第二版《刍议》就是一个这样的尝试,但愿能让大家满意一些!)
当前,随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再度全球性扩张,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再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拟从人类社会三大基本因素作用方式入手,就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作一些探讨,期望能有助于人们摆脱资本主义思想束缚,找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文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 马克思主义“三形态论”实质
所谓“三形态论”,就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的人类社会历史的三种形态划分,即“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晚年,又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次生形态。”[1]这里,引文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三形态论”的两种划分。
对于第一种划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他人,人―它物,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样一来,按照其中分别代表着的社会特色,正好说明了“他人”具有政治性的人的因素,“它物”具有经济性的物的因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简称“自主”)具有文化性的生产教育因素。
这里,“他人”和“它物”与社会基本因素政治和经济的对应关系是明确的。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生产教育的对应关系,由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文中的观点可以说明。恩格斯指出:
“由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就更加需要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而同时各个不同的阶级也就必然消失。”[2]
最初的社会形态,不应是指原始社会,因为原始社会应是人对自然界的天然依赖关系的尚未充分社会化的蒙昧状态,是谈不上“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而只能是第一个阶级社会形态的奴隶社会。当然,马克思关于“最初的社会形态”,实际上是指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以前的全部社会,应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是其中最具人的特色的社会形态。这里,我们仅取其中最具“人的特色”的奴隶社会为代表。
关于“他人”、“它物”、“自主” 的主要社会特色,可分别以古代的奴隶社会形态、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为代表。因此,由马克思主义“三形态论”可以认为,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化方向和一般规律。
对于第二种划分,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原生形态按其历史特征因素“他人”,可表示为{人};在原生形态{人}的基础上,因为增加了新的因素“它物”,于是得到次生形态{物};在次生形态{物}的基础上,因为增加了更新的因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于是得到再次生形态{自主}。其中,令{人}=“他人”成立,则{物}={人}乘以“它物”=“他人”乘以“它物”,{自主}={物}乘以“自主”=“他人”乘以“它物”再乘以“自主”也成立。显然,这是一种渐次演进的社会历史形态的时间顺序。
可能有人提出异议,第一种划分与第二种划分的“他人”、“它物”、“自主”能否等同起来?另外,为什么{物}=“他人”乘以“它物”,{自主}=“他人”乘以“它物”再乘以“自主”;而不是{物}=“它物”,{自主}=“自主”;或者,{自主}为什么不等于“他人”乘以“自主”或“它物”乘以“自主”。
这里,马克思“三形态论”的第一种划分,是从不同社会特色方面说明的三种社会形态;第二种划分,是从不同发展阶段方面说明的三种历史形态;两者既有不同又互为补充因而是统一的,都是人类社会三种基本模式的历史性说明。
因此,“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就是“原生形态”,就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就是奴隶社会形态。同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就是“次生形态”,就是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就是“再次生形态”,就是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第一种划分与第二种划分的“他人”、“它物”、“自主”是可以相互等同的。
从马克思使用“原生、次生、再次生”三者的逻辑关系看,假如原生形态中包含着因素“他人”,是以因素“他人”为主要特色的形态;那么次生形态是原生形态的历史发展产物,则次生形态也必然包含着旧因素“他人”,同时又包含着新因素“它物”,而且是以新因素“它物”为主要特色的形态;再次生形态又是次生形态的历史发展产物,因此再次生形态中不仅包含着旧因素“他人”和已显陈旧的新因素“它物”,而且又包含更新的因素“自主”,而且是以最新的因素“自主”为主要特色的形态。这就是我们在上述公式中所表达的逻辑思维。本篇文章共4页,此页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