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蒋方舟写高考作文“不知所措”想到的

浏览 10

19岁的少女作家蒋方舟,最近终于被清华大学降60分破格录取了。从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打开天窗》开始,这个天才少女已经出版了9本书,过百万字。 我这篇文章并非讨论清华录取她是否合适,这个话题还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我是看了新京报对她的专访才有动笔的欲望。专访中说,今年高考(Q吧)她为写作文犯起了愁:“我妈也是高中语文老师,她先是跟我说,还是要写得传统些,过几天又说,不行,要写得标新立异,没两天又说,不行,老师还是喜欢传统的。开始让我装成男性的文笔,过了几天又说,还是女性化写作吧。最后我拿到作文题目的时候,瞪了半个小时,老在猜测出题的老师是想要古典的还是现代的,要男的还是女的,最后写得中规中矩,得了很中庸的分数。”


在报纸上读到这段话,我先是乐了。谁会想到,一个天才少女作家,竟然会在高考作文前如此狼狈。而乐完之后,我又深深地感叹——我们的高考作文,何以变成一场“揣度上意”的心理竞赛?


好吧,最能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高考作文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几年前有篇专家意见指出,高考作文的第一要旨是“论点要正确”,“一篇议论文有无价值主要在于它能否提出对人生、对社会生活具有积极意义的、带有创见性的观点,以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给人以有益的教益”,要“思想健康、态度积极”,“文章中的观点能反映当代社会的本质和主流”。时评家长平先生问,高考作文到底是在考政治、哲学还是语文?


前段时间,上海高考出现了三年来首篇满分作文,但相比这篇写农民工子女的满分作文,我更喜欢另外几篇讨论弗洛伊德性学、理发店小姐现象的文章,更令我惊讶的是,它们都获得了60多分的高分。这可是一些大众媒体也鲜有勇气关注的题材啊。在这里,首先我要向这些勇敢的考生致敬,他们可是比蒋方舟还要勇敢;其次我要表扬阅卷老师,你们终于开始“兼容并包”了……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一个宽容的评价标准比什么都重要。这决定着我们所倡导的“现实关注”,是否只能被迫滑向对主流价值观的简单附议,我们培养的是否还是“单面人”和假把式哲学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