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人生中不可或缺】
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倘若不注入如此深沉的关心和热爱,事情就很难做得如此尽善尽美。
工作是一个展示我们的大舞台,我们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我们寒窗苦读得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我们的协调能力等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以施展。
除了工作,世界上恐怕没有哪种活动能够给人们提供如此愉悦的充实感、表达自我的机会、个人的使命感甚至是一种活着的理由。
一些企业中,不少员工只是将工作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不得不从事的差事,谈不上什么荣誉感和使命感;甚至有很多员工认为,我出力,老板出钱,等价交换,谁也不欠谁的,谁也不用过分认真。
他们只想做企业的老人,而不是企业的功臣;他们没有尽心尽力工作的精神,而是像老牛拉磨一样,懒懒散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些做法无异于浪费自己的生命,断送自己的前程。
每当新产品开发的时候,稻盛和夫总是想“紧抱自己的产品”。
对自己年轻人常常对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也许他们常常抱怨薪水太少,工作时间太长,在他们眼里“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而这二者之间没什么关系,因此要保持距离。
然而,想把工作做好,就应该消除二者之间的距离,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工作。
如果没有对工作如此深沉的感情,就抓不住工作的要领。
不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多么发达、多么进步,如果我们在工作时缺乏那种认真、不遗余力的精神,就无法品尝到那种成功的欣慰。
很多人可能会为自己的不认真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实际上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如果一个人总是为了自己的松懈而大伤脑筋琢磨如何为自己辩解的话,那么他还有什么资格谈论如何做人呢?有句说得好: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
我们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不管受雇于谁,都永远在为同一个老板打工——那就是自己。
一句话,我们要努力工作。
加油!
【劳动可以完善人格】
凡是功成名就的人毫无例外的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
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每天的工作来不断磨砺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己的品格。
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全身心投入当下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中去,全神贯注,精益求精。
若将人的心灵比作一块土地,那么全心工作就是在耕耘心灵这块土地,深沉厚重的人格将成为最宝贵的收获。
稻盛和夫认为:想活得好,就要干得好,这一点非常重要。
可以这样说:人们通过每天的日常工作提升心智、砥砺人格的“修行”。
劳动能塑造一个人的品格。
通过每一天认真、努力、踏实的工作,就能逐步完善自己独立、诚实、优秀的人格。
这样的事例在伟人们中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多得不胜枚举。
翻开伟人们的传记,随处可见这样的事例。
而在有些人的思想里,存在着“劳动乃是苦役”这样的观点。
也就是说,对于有些人而言,劳动是一种充满厌恶、让人痛苦但又无法摆脱的无趣的事情。
因而产生了这样的劳动观:应该尽可能缩短工作时间,并且尽可能增加工作报酬。
稻盛和夫指出,在日本本来并不存在这样的劳动观。
而且,在还没有进入现代社会的日本,人们无论从事哪种职业,总是从早到晚辛勤地工作,并以此为荣。
他们认为,劳动能带来成就感、兴奋感、充实感、自豪感,并能让人明白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劳动是尊贵的行为,尽管劳动本身十分辛苦。
比如说,有很多心灵手巧的工匠,他们潜心提高技能,打造出令人愉悦的产品,他们的内心就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成就感。
原因在于他们把劳动看做是实现自身价值、完善个人人格的“精进”的道场。
他们认为劳动是一种修行,这种修行既能锻炼技能又能磨炼心志,一举两得。
可以这么说,曾经很多日本人都是以这种有深度的、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但不幸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逐步变化,很多人的劳动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把劳动单纯地看做一项苦役,甚至产生厌烦劳动、厌恶工作的心理。
其实。
正如稻盛和夫指出的那样,劳动不单单是为了获得维持生活的食粮,更是完善内心的一种途径。
【在平凡中飞跃】
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要抱着问题意识,采取积极的态度改进现状。
能坚持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就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从创立京瓷到今天,稻盛和夫向广泛的事业领域持续发起了挑战,从利用陶瓷做半导体电子封装零部件,到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开发,再到后来的手机、复印机、通信事业的拓展。
稻盛和夫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具备了各行各业的技术。
他说他只不过是“每天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而已。
所以说,稻盛和夫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
稻盛和夫认为,人生只能是“每一天”的积累与“现在”的连续。
此刻的这一秒钟聚集成一天,这一天聚集成一周、一个月、一年,等你发觉时,已经站在了先前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山顶上,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状态。
稻盛和夫告诫年轻人,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要抱着问题意识,采取积极的态度改进现状。
他断定,能坚持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就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为了说明这一点,稻盛和夫常用“扫地”作为例子。
他说,比如,到昨天为止,打扫车间的方式总是用扫帚从右到左扫。
那么,今天试着从四周向中间扫会怎样呢?或者,光用扫帚打扫得不干净,那就试着用拖把看看怎样?如果用拖把效果也不好,就可以向上司建议,花点钱买台吸尘器如何?
就扫地这么一件小事,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许多又快又好的办法。
如果这样天天钻研创新,积累一年,你就成了扫地专家,你的经验就会受到车间全体人员的好评。
再后来,你就可以干脆成立清扫大楼的专业公司了,并让它发展壮大。
只要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时刻思考着“这样做是否可行”,带着“为什么”的疑问,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持续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改善与改进,最终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也许你现在正在从事一份平凡而又简单的工作,每天抱怨着重复枯燥的劳动,你就会感觉成功离你很遥远。
当你把工作看成“不过是扫地而已”,懒于改进,磨磨蹭蹭的时候,那么一年之后你还是老样子,你做的还是扫地而已。
所以,我们与其徒然抱怨,不如首先倾注全力充实每一个今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无论多么伟大的梦想都是一步一步、一天一天的积累,最终才得以实现的。
所以,不要把今天不当一回事,而要认真、充实地度每一天。
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平凡的工作中点燃自己工作的激情。
如果把工作看做是创造力的表现,那么一个教师就会以导演的热情讲好每一堂课;一个记者就会以探索的视角去看待所报道的新闻;一个厨师就会以艺术家的执著去配置一流的拼盘。
只要我们学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全身心地投人工作,就可以不断创新,实现飞跃性的进步。
【劳动也是耕耘内心】
劳动虽然艰辛,但却能带来喜悦感和自豪感,并能让人们明白生活的意义。
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会逐步铸成你独立的优秀的人格。
稻盛和夫认为,劳动虽然艰辛,但却能带来喜悦感和自豪感,并能让人们明白生活的意义。
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会逐步铸成你独立的优秀的人格。
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只要翻开伟人、名人们的传记,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曾经说过: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
如果一个人轻视他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得很粗陋,那么他绝不会尊敬自己。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工作辛苦、烦闷,那么他的工作也绝不会做好,这一个工作也无法发挥他内在的特长。
不要把工作只看成一种谋生手段,而应该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甚至会为它着迷,这时就会变得轻松起来,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快乐和享受。
正如稻盛和夫所讲: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
现在日本有许多优秀的工匠,他们认为劳动是既能磨炼技能又能磨炼心志的修行,每当他们刻苦努力地制造出赏心悦目的产品,就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和充实。
他们已经把劳动看做是自我实现、完善人格的“精进”的道场。
生命不息,精迸不止。
只有通过工作,才能保证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进行思考,工作才是件快乐的事。
专注于工作,心无旁骜,如同“田地里的劳作”,我们就可以锻炼心性,磨砺灵魂,塑造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