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记者获悉,历时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王磊、方乐堃团队发现放射性肠炎的发病新机制,为放射性肠炎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团队相关文章“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C signaling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radiation proctopathy”已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国际转化医学著名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F=16.3)上。该研究获得同期编辑评述并选为了亮点研究。王磊教授是该论文的高级责任作者,方乐堃、李旭日和卢蔚斯为通讯作者,结直肠肛门外科黄斌杰和马腾辉和胃肠研究所谢蕴灵为共同第一作者。
这项研究由该院已故副院长、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王磊教授共同发起,到今天终于取得成果。
致谢部分提出,该研究特别为了纪念王磊教授
我国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每年新发逾70万
根据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全球2020年新发盆腔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膀胱癌等超400万,我国2020年新增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逾 70万,其中20%~60%的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接受盆腔放射性治疗。
王磊的学生、中山六院胃肠病学研究所方乐堃副研究员介绍到,放疗虽然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其对正常组织所产生的物理性损伤作用,会导致盆腹腔脏器的损伤和组织代谢紊乱,其中以直肠损伤最为常见,称为放射性直肠损伤,也叫放射性直肠炎或放射性直肠病。放射性直肠损伤进行性发展会导致慢性顽固性病变。
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病情迁延、症状顽固,进行性加重,损伤病程难以逆转,最后易导致各种晚期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梗阻、肠瘘、复杂多发瘘等),临床诊治难度大,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约59%的放射性肠损伤患者最终可进展至肠功能衰竭,比例之大,触目惊心。
筚路蓝缕,放射性肠炎治疗之路道阻且长
作为长期与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打交道的医生,王磊教授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痛苦。有的放射性肠炎患者,一天可拉数十次大便,几乎拉到肛门糜烂,无法出门,非常痛苦。然而放射性肠炎研究却因为“太冷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深入研究,其发生机制不明。
王磊带领团队将研究锁定了这个群体,积极探索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机制和发现潜在治疗靶点及药物,并为他们破解了难题。王磊生前所在科室、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三区近年来诊治各类复杂放射性肠损伤患者1000余例、2000余人次,牵头制定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共识(2018版)等,总结发表了一系列放射性肠损伤相关研究文章,内容涵盖放射性损伤预防、出现损伤后的药物治疗、内镜评估与治疗、晚期严重并发症的手术治疗及其手术陷阱与处理对策等,诊治经验国际前列,专科能力国内名列前茅。
王磊的另外一位学生,放射性肠炎治疗专科主任马腾辉介绍到,“目前,国内外针对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主,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及药物,晚期并发症依靠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的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高”。
新的分子靶标,也许带来新的治疗方式
王磊团队认为,预防放射性损伤持续进展导致严重晚期并发症意义非凡。在发现电离辐射诱发的直肠壁炎症反应、病理性纤维化及血管损伤是放射性直肠损伤发生发展的关键特征等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放射性肠炎发病机制不明,治疗方式缺乏的问题,团队在王磊教授及方乐堃副研究员的带领下持续通过临床样本-转基因动物-细胞等多层面进行深入研究。
而这次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团队构建了小鼠盆腔局部放射模型,通过基因分析与功能富集分析、染色质免疫功沉淀技术等手段,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PDGF-C信号通路可以影响炎症与纤维化并促进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发展,此外研究人员在放射前后多个时间点利用PDGF的受体抑制剂Crenolanib处理小鼠,观察发现直肠损伤显著减少。
而在小鼠肠类器官模型中,Crenolanib也对放射性损伤起预防作用。换言之,靶向PDGF-C信号通路可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这将为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颖且具有治疗价值的分子靶标,并提出了一种潜在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方式。
研究结果示意图:PDGFC通过ETV1-CXCR4调控肠炎纤维化,抑制PDGFC能有效防止放射性肠炎的发生。
承其志,如公之存也。斯人已逝,但王磊教授的研究精神被传承了下来,其研究团队五年磨一剑,用扎实的研究成果回报了王磊教授的殷切期望。
(通讯员 简文杨、戴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