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泡脚常见的7个误区,泡脚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浏览 9

  众所周知,泡脚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但是。泡脚也存在误区。老年人泡脚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老年人泡脚的常见误区。接下来小编就来介绍一下。


  一、老年人泡脚的常见误区

  很多老年人喜欢在睡觉前到一大盆热水泡泡脚,这个做法是对的,能缓解疲劳,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如果没有正确方法则会危害健康。

  1、脚盆的选择。中医讲究,泡脚需让水浸泡到小腿,因此最好选择桶而不是盆来泡脚,另外,桶的底面积要足够大,要让双脚可以在放松状态下接触桶底。

  2、泡脚时间不能太长,不能超过半个小时。超过半小时后双脚的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会造成其他部位供血不足,严重的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

  3、吃完饭没超过半小时不能泡脚,刚吃过饭胃部处于扩张状态,这个时候泡脚的话可能会导致胃部的血液供给不足,影响消化功能,长时间这么做会导致老人营养不良。

  4、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刚刚泡完脚的时候揉揉脚底对身体大有益处,因为这个时候脚底还是热的,按摩效果比较好,穿好袜子后在睡觉能起到保暖作用。

  5、泡脚水的温度不能够太高。最好能够控制在四十摄氏度左右,如果出现水温下降,那么需要及时的添加热水。

  6、饭后半个小时最好不要进行泡脚。否则不仅不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反而会影响身体中胃部的血液循环,长期如此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7、看情况添加药物。很多老人在泡脚的时候喜欢添加一些中药,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但是,如果出现腿部皮肤破损的情况,例如冬季天气寒冷出现皮肤皲裂,那么应该暂时停止中药泡脚,等到皮肤恢复正常之后再继续。


  二、老人泡脚的注意事项

  泡脚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和养生方法。但也需要谨慎。

  1、老人泡脚并非人人适合

  实际上,泡脚也是因人而异的,并非适合所有人。有些中老年人本身皮肤就比较干燥,皮质分泌过少,甚至已经患上乏脂性湿疹,因症状不明显而没有发现,可在泡脚的时候,随着水蒸气及药物的双重刺激,湿疹容易被诱发。

  除此之外,长期糖尿病患者往往已经出现神经病变,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并且这种病变非常隐蔽,患者本身还不知道。其具体表现为患者感知不出水温,这样就极易被烫伤。另外,高温会加速血液流量,短时间内增加了心脏、血管的负担,有加重病情的危险,因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适宜用过热的水泡脚。

  2、老人泡脚不是越长越好

  虽然秋季养生大家要多泡脚,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预防疾病发生,还可以使身体酸碱平衡、放松肌肉,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泡脚的时间越长越好。

  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是错误的做法。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但是,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三、哪些人不能泡脚

  身体健康的人用热水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中国有句谚语,“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冬季泡脚可以驱寒保暖,养生益足。但也要熟知泡脚的误区,以免发生意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