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如何治疗?

浏览 12

脾虚是一种中医名词术语,主要指的是一些因脾脾气虚损而造成的脾脏功能问题。长久处于脾虚的状态会使人变得虚弱和消瘦,因此一般都通过相关的理疗或食疗进行调整改善,恢复身体健康的状态。

脾虚的症状

脾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以及脾不统血四种。脾气虚的典型症状主要体现在用餐以后,患者身上和肚子会出现稍微肿胀的现象。并且身体、胳膊、腿会明显感觉到无力,在精神上会特别困乏,说话有气无力,同时患者形体会变得比较消瘦,可以看到舌头胖大且有齿痕的现象。

出现脾气虚的之后,患者脾胃的整体运化功能会变差,在此基础上,如果伴随出现大便稀、喜暖怕冷等现象,就是脾阳虚。此外如果患者在脾气虚的基础上还出现了直肠的脱肛、长期腹泻以及子宫脱垂等症状,就是中气下陷。

如果患者在出现了典型的脾气虚相关症状之后,又同时伴有一些出血的症状,包括月经量过多、小便渗血、大便出血、皮下出血以及鼻子出血等,就称为脾不统血。

脾虚如何治疗?

在脾虚治疗上,一般都使用温中健脾和补中益气的方式。温中健脾常用的有理中汤,可以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于脾阳虚且运化失健的病症,常用的药物有干姜、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添加附子、黄连、肉桂、枳实等。

而补中益气汤也是脾虚患者经常选择的一种,有健补脾胃和升阳益气的功效,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于中气不足和气虚下陷所导致的病症,其中包含的药物一般有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甘草等,可以再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或选择。

所以脾虚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患者除了以上的一些治疗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生活或饮食的方式进行正确的调理,达到缓解脾虚症状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