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活动课如何有效教学

浏览 5

在新课程改革的氛围中,我们把教学研究的焦点指向“有效教学”,这是教学发展的需要。而作为心理活动课,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及社会适应性问题,预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应或心理困扰等问题。因此,关于“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的思考很有必要。

下面我想结合心理活动课堂教学经验,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实现高中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教学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有效的具体目标、有效的课堂资源、有效的活动方式和有效的反馈方式。

一、有效的具体目标

每一堂课都必须制订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且标,力争实现每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如,针对大部分高中生追求偶像仅仅是停留在外表形象等浅层次上这个问题,设计《心中的偶像》一课,首先请学生针对这三个问题思考讨论:(1)你现在的偶像是谁?(2)你最喜欢他的哪一方面?(3)你认为,除了机遇外,偶像的哪些内在特点(人格魅力)引导他成功?然后老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偶像杨澜以及她的文章《成长:你惟一的把握》,最后,学生与教师共同推导出崇拜心中的偶像的原则。又如,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心里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也制订了学习计划,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难以坚持下去,针对这种现象,设计了《读乔慧存――(黄金是怎样炼成的)》一课,首先与学生分享乔慧存的求学生涯,然后请学生从以下方面谈谈体会:如何制订适合自己的计划,如何排除预料中的干扰,如何委婉地拒绝与学习相冲突的人际应酬,如何利用周围的支持系统协助自己完成计划,如果完成计划怎样奖赏自己,如果没完成计划怎样惩罚自己等。

二、有效的课堂资源

课堂资源的有效性表现在:

(1)适当的时候安排相应的主题。如,高一新生入校前一个月内,可设计“适应新生活”的主题,包括如何适应从单人房到八人房的寝室生活,如何让市区生与县区生相互欣赏,如何将想家的情绪转化为学习动力等;期中考试之后,可以设计考试后的心理调节主题,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高一第二学期最后一堂课,针对学生选择文理科的需要,安排《我选择我承担》一课,老师搜集各个方面的资料,以中性的态度呈现给学生,以举例的方式介绍“利弊表格”,最后强调无论做怎样的选择,每条路都会时而顺风顺雨,时而风雨交加,关键是要勇敢地去承担,理智分析,积极应对;就2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事件,设计《爱的教育》一课。

(2)课堂资源要能够被学生接纳。如在《愿望拍卖会》一课中,教师事先设计了课前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封闭式问题,老师根据网络资源推荐十个愿望,让学生选择最想实现的愿望;第二部分,开放式问题,“如果以上都不是,请你写出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在课堂上,学生面对与自己相关的愿望。会积极投入,带着自己的想法参与课堂,整个课堂氛围具有原生态效果。

(3)课堂结束部分,推荐与主题相关的书籍或影视。如,《消费的学问》一课结束后推荐《富爸爸穷爸爸》;《情绪与压力管理》一课结束后推荐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学习方法分享》一课结束后推荐书籍《寻找大池塘的青蛙》、《谁动了我的奶酪》等。

三、有效的活动方式

捕捉了有效的课堂资源后,还需要采用有效的活动方式。比如,在《1+1≠2》一课中,采用分组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心怀感恩》一课中,带领学生用手语演唱《感恩的心》,让学生在故事和情景音乐中感受感恩的情绪。在《学会宽容》一课中,课前请学生排演心理剧“寝室的风波”,课中让学生欣赏自己身边的同学的节目,这样把生活情节搬到课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在《愿望拍卖会》一课中,让学生在模拟拍卖会的游戏中,体验并思考合作与竞争的形式。

四、有效的反馈方式

在一堂心理活动课里,经常会有不同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而不同学生在表达一个观点时,方式也会不同。教师在反馈时,需要尊重、理解、宽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针对一个普遍存在的观点进行反馈,而不是针对他这个人。如,在《嫉妒》一课中,一名学生看了案例,在回答问题“面对别人的嫉妒,怎么办”时说:“梅凭什么去嫉妒别人呢,别人成绩好是别人努力的结果呀,自己有本事就从成绩上表现出来啊,诋毁只是弱势人群的表现。况且朋友一场,她这样做很不厚道……”对此老师可以这样进行有效反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在劝服梅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上来,如果你是梅的好友,这种劝服的方式――质问是可以被接受的。很高兴能分享到你的观点,能不能接受我的挑战,来个临场应对?我们换个角度,你是被梅嫉妒的那个人,而且以前是好朋友,你会怎么处理呢?也就是如何处理别人的嫉妒呢?”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没回答到问题的点子上,又可以让他继续有勇气与周围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让其他学生感受到分享观点的快乐。

总之,要提高高中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有效目标是应该首先考虑的,同时需要关注有效资源和有效方式的结合,并采取有效反馈方式。当然,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有效地管理心理活动课的课堂氛围,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zxwq)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