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细促结代脉象之缓等
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
阅读:7次 | 望闻问切
-
脉象
滑脉 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涩脉 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
阅读:6次 | 望闻问切
-
多诊识脉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千变万化,初上临床或从事临床不久的医生,面对错综复杂的病症,往往感到茫无头绪,手足无措。特别是遇到中医书上所说的“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和...
阅读:6次 | 望闻问切
-
通过脉象看肿瘤
脉诊在癌症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清代医家黄元御在《金匮悬解》曰:“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微出寸口,积在喉,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街,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
阅读:5次 | 望闻问切
-
中医中平脉的辨证施治
平脉辨证法就是脉症结合的辨证方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最基本的辨证方法。这个方法适应范围很广,无论内伤、外感疾病,均可应用。.这个方法,开始于《内经》,成热于《伤寒论》,是《伤寒论)辨证的一种主要方法。 运用平脉辨证法首先要确定主症,主症可以...
阅读:8次 | 望闻问切
-
妇科切诊“切”什么
妇科切诊 包括切脉、扪腹、西医妇科检查亦属切诊范围。 (一)切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腑也"。脉象可反映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邪正消长的趋势。脉诊可为疾病的中医属性提供辨证依据。如气血遇寒则往来迟缓,故寒...
阅读:5次 | 望闻问切
-
切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 2.医生布指时先用中指确定关脉部位,然后食指在寸脉部位,无名指在尺脉部位。 3.力度要有举按寻的变化,举为轻取,按为重取,不轻不重为寻。 4....
阅读:6次 | 望闻问切
-
触诊大全解
触诊 触诊是医生用于对病人肌肤、四肢、胸腹等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分辨其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及病人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柜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1.皮肤触诊:辨别温凉润燥及肿胀等。 皮肤的温凉,一般可以反...
阅读:6次 | 望闻问切
-
中医的标志——切诊
切诊最常见的为切脉,甚至成为中医的特征形象,中医认为全身血管四通八达,密布全身,在心肺作用下循环周身,只要人体任何地方发生病变,就会影响气血的变化而从脉上显示出来,中医通过诊脉也可以了解全身气血的情况,清朝江笔华有诊脉歌:“病人...
阅读:11次 | 望闻问切
-
细说切诊中的切脉
脉诊 脉诊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
阅读:6次 | 望闻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