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说中医中的“脉诊”
脉,又写做“脉”,小篆作脉,本义指血脉、脉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扁鹊重视脉诊,将脉学研究到至精至微的程度。 中医诊脉就是用手指在病人手腕...
阅读:11次 | 望闻问切
-
女性不孕 切诊中的切脉、扪腹
妇科切诊 (一)切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腑也'。脉象可反映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邪正消长的趋势。脉诊可为疾病的中医属性提供辨证依据。如气血遇寒则往来迟缓,故寒甚则脉迟有力,属实。脉迟无力,则多为虚寒或气...
阅读:8次 | 望闻问切
-
滑脉不一定就是怀孕
"看电视时,古时候的郎中总是打打脉,,然后抚须告诉姑娘:你有喜了. 现在就算看中医妇科,也仍要验HCG,B超什么的,才能确定.. 那么,古代郎中把脉是至少妊娠多少天才摸得出来呢? 娠以后,出现“滑脉”,即往来流...
阅读:7次 | 望闻问切
-
中医切诊的诊脉部位
切诊最常见的为切脉,甚至成为中医的特征形象,中医认为全身血管四通八达,密布全身,在心肺作用下循环周身,只要人体任何地方发生病变,就会影响气血的变化而从脉上显示出来,中医通过诊脉也可以了解全身气血的情况,清朝江笔华有诊脉歌:“病人...
阅读:9次 | 望闻问切
-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 2.医生布指时先用中指确定关脉部位,然后食指在寸脉部位,无名指在尺脉部位。 3.力度要有举按寻的变化,举为轻取,按为重取,不轻不重为寻。 4.诊脉时医生呼吸要自然均匀,...
阅读:8次 | 望闻问切
-
中医切诊之触诊
1.皮肤触诊:辨别温凉润燥及肿胀等。 皮肤的温凉,一般可以反映体温的高低,但需注意热邪内闭时胸腹灼热而四肢额部不甚热,甚至皮肤欠温,皮肤的润燥,可以反映有汗、无汁和津液是否耗伤,如皮肤湿润,多属津液未伤,皮肤干燥而皱缩,是伤津脱液,气阴大...
阅读:9次 | 望闻问切
-
揉揉足三里 也可以治胃痛
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宣丽华说,在人小腿上,有一个叫“足三里”的穴位,是人体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外膝眼穴”下三寸处,亦即膝关节下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左右腿各一穴。 ...
阅读:5次 | 望闻问切
-
中医四诊 切出准确
如果对中医感兴趣,大家可以学一学脉象的基本知识,对判断自己的体质很有帮助。医学要从医生的手中解放出来,走向大众。 切记要在平静状态下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就说:"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
阅读:6次 | 望闻问切
-
疑惑:中医号脉是否要空腹
中医看病主要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切”就是号脉。 专家称,号脉最佳的时段是在每天早上太阳刚升起来、人们刚起床且还未进食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太阳刚刚升起,阳气刚刚进入体内,人体在夜...
阅读:9次 | 望闻问切
-
脉搏诊断妙招 中医PK西医
中医看病要“号脉”,西医也要摸脉搏,因为不同的脉搏能帮助诊断不同的心脏和血管疾病: 1.房颤的患者其听诊心率要快于脉搏的频率,医学上称为绌脉。 2.主动脉缩窄的患者,其上肢脉搏洪大,下肢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 ...
阅读:5次 | 望闻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