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学术经验

浏览 7

朱松毅治疗乳房病学术经验总结

乳房病指发生在乳房部位的疾病, 主要包括乳痈、 粉刺性乳痈、 乳痨、 乳漏、 乳核、 乳癖、 乳岩等, 患者以女 性为主。

朱松毅, 男, 上海市名中医, 海派杜氏外科的第 3 代传人。18 岁师承江南名医杜少谷, 具有 60 余年临床 经验, 除擅治一般外科常见病外, 在治疗乳房病及颈淋 巴结炎结核、 骨结核、 痛风等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 临床经验, 治疗神经性皮炎、 荨麻疹、 痤疮、 秃发等亦有 独特疗效 [1 ] 。现将朱老关于乳房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 法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肝失疏泄 妇女以血为本, 其生理特点与男子不 同, 经、 带、 胎、 产以及哺乳的辛劳及消耗, 性情的忧思 与抑郁, 皆易致肝肾、 气血受病, 故乳房疾病的发病率 远高于男子 。《妇科玉尺》 曰 : “妇人之疾, 关系最钜者 则莫如乳。 ” 肝藏血, 主疏泄, 对女性月经、 胎产及乳汁 的排泄至关重要。肝体阴而用阳, 以通为用, 以畅为 舒, 若肝气不疏, 则可发生病变。故在治疗乳房诸疾 时, 朱老提出 “肝失疏泄则乳疾生, 肝气条达则诸证安” 的观点, 强调临证从肝辨证论治乳房病。 1.2 痰瘀互结 乳房周围的经络分布与胃、 肝、 肾、 冲、 任等经脉有关, 与脏腑、 经络、 气血功能是否正常关系 密切。一般外邪侵犯或经络阻塞, 以致气血津液失布 而脏腑功能失调, 则可发为本病 [2 ] 。然瘀血内停, 又可 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从而加重病情, 使病情迁延不愈, 故 乳岩等疾病多难治。

乳房虽小, 也有痈、 发、 癖、 核、 漏、 衄、 疬、 痨、 岩等 多种疾病的发生, 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但基本病机均 离不开气血凝滞、 经络阻隔。

2 辨治特色

2.1 审证求因

2.1.1 疏肝理气 《外证医案汇编》 曰 : “乳症, 皆云肝 脾郁结, 则为癖核; 胃气壅滞, 则为痈疽。 ” 朱老认为乳 房疾病无外乎化脓性疾病和肿块性疾病, 在针对两大 类乳房疾病时, 应遵守异病同治之原则辨证用药。

化脓性乳房疾病, 常伴随乳房结块红肿、 灼热疼 痛、 心烦易怒等症, 多因嗜食厚味、 脾胃积热, 或情志内 伤, 肝气不疏, 感受外邪, 乳络壅滞, 郁久化热而成。朱 老临证常治以疏肝清热之法, 选方用瓜蒌牛蒡汤、 柴胡 清肝汤以疏肝清热、 凉血解毒; 肿块性乳房疾病, 常伴 随胀痛不适、 胸闷不舒、 性情急躁等症, 多因忧思郁怒, 肝脾受损, 气滞痰凝所致。

朱老常选用理气化痰类药物, 诸如柴胡、 香附、 郁 金、 延胡索、 川楝子, 因其直入肝经, 疏肝理气效果甚 佳, 治疗乳房诸病均能收获奇效 [3 ] 。

2.1.2 化痰解瘀 朱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灵活应 用活血化瘀之法, 从瘀论治乳房病。而津血同源, 血液 运行受阻亦会阻碍体内津液输布; 瘀血内停阻滞气血, 则津液推动无力, 易聚湿成痰。故而在乳房病的发病中, 痰浊、 瘀血均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在一定 的条件下, 又作用于脏腑或经络发生而新的病证, 亦为 致病因素。

朱老认为, 临床乳房病常由痰浊、 瘀血相兼而致, 二者互为因果, 故在诊治过程中需辨证论治, 认清患者 的发病特点, 辨明痰浊与瘀血在发病过程中的轻重缓 急, 对应投以活血化瘀或是祛湿化痰之法或是二者 兼顾。

2.1.3 异病同治 乳痈与乳发等病虽属异病, 但此类 疾病均具有起病急骤、 肿形高突、 色红灼热、 根脚收束、 易脓易溃等局部特点, 并多伴恶寒发热等全身反应, 其 病机为热毒炽盛、 气血充足、 正邪两旺, 均属阳证, 内服 治疗在疏肝理气的基础上治以理气清热、 疏通乳络, 外 敷冰砂膏以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以求消散。

乳癖与乳核一类疾病, 病之初起, 具有漫肿无形或 略高出皮面、 皮色不变或微红、 皮温不变或微热、 按之 虽痛而不剧等局部特点, 多不化脓, 其病机为气血凝 滞、 酿生湿热痰结、 正不足而邪不甚, 均属半阴半阳之 证, 治疗时内服使用朱老验方四草汤( 白花蛇舌草、 夏 枯草、 猫爪草、 蛇果草) 配伍疏肝理气之品以理气化痰、 活血化瘀; 外敷冰桃膏以清热凉血、 化瘀止痛, 达到消 散瘀结或助脓透表之效。

乳痨与乳疬类疾病, 病之初起, 具有漫肿无形、 皮 色不变、 肤温不高、 按之微痛或不痛等局部特点, 不易 成脓, 多伴神疲乏力、 腰膝酸软、 午后潮热等全身反应, 其病机为脏腑虚弱、 气血不足、 痰湿凝滞, 均属阴证范 畴, 内服强调疏肝调肝兼以扶正祛瘀、 行气化痰; 外用 桃芥膏以温通气血、 活血化瘀、 化痰散结, 以求温化痰 湿或托脓透表。

2.2 消托兼施 朱老治疗乳房疾病主张以陈实功为代 表的 “初起宜消、 已成宜托, 溃后宜补” 之原则, 认为消 法贵于早, 即患大症, 亦可消散; 若证将成脓, 内消则徒 然, 宜辅以托法, 坚持消托兼施的治疗大法, 方能取效。 张山雷 《疡科纲要·论肿疡退消之剂》 云 : “治疡之 要, 未成者必求其消, 治之于早, 虽有大证, 而可以消散 于无形。 ” [4 ] 而 《外科启玄·明内消法论》 又云 : “如形 症已成, 不可此法也。 ” 然何时消、 何时托, 如何消托兼 施, 概难以一言述之。如妇女哺乳期患外吹乳痈, 宜采 用理气清热、 疏通乳络的治法, 早期应用, 则消散可行; 若证将成脓而强求内消, 则亦徒然, 然辅以托法, 消托 兼施, 每能幸消, 为不消者则成脓加速, 结块收小, 而使 溃后缩短疗程而愈。若治以粉刺性乳痈、 乳痨等病, 采 用上法, 亦能获效。

2.3 善用外治 朱老继承了杜氏外科秘方, 如冰砂膏、 冰桃膏、 桃芥膏等数种外治药膏, 临床对不同病症随证 应变, 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 结者散之, 常收效甚佳。 冰砂膏主要含有冰片、 硼砂、 芙蓉叶、 生石膏等有 效成分, 用凡士林调和而成, 朱老常以冰砂膏辨治红肿 热痛的如乳痈等急性炎症, 取其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之 功 [5 ] ; 桃芥膏主要含有桃仁、 白芥子、 乳香、 没药等有效 成分, 具有活血化瘀、 舒筋消肿之功效, 朱老常用桃芥 膏治疗乳癖结块不红不痛者; 而冰桃膏取冰砂膏、 桃芥 膏中成分各半调制而成, 故可治半表半里之乳癖肿块。 此外, 朱老擅长灵活辨证使用中医外科常见的外 用药物, 诸如青黛膏用于疮口周围皮肤有湿疹者; 红油 膏用于疮口仅有少量脓腐者; 若疮口脓清, 肉芽增生, 则用白玉丹; 祛腐提毒用二宝丹, 祛腐生新则用三 仙丹。

朱老格外重视外科换药, 认为疮口排脓不畅, 当以 药线引流; 分泌多者或慢性溃痈, 疮面宜用薄型药, 盖 因溃疡疮面脓水兼蓄, 膏药厚而黏腻, 新肌难生; 肿疡 厚贴外敷, 膏药药之则药力可达深处。

3 医案举隅

陈某, 女, 50 岁。初诊日期: 2015 年 8 月 11 日。 患者自诉近来双乳胀痛不适, 胸胁满闷, 牵掣不 舒, 胃纳不香, 夜寐多梦。4 个月前体格普查时发现双 乳乳腺增生, 右乳有一肿块, 经某三甲医院彩超检查示 乳腺增生、 右乳纤维腺瘤, 中医诊为乳癖病, 因忌惮手 术风险遂求中医辨治。刻诊: 情志郁郁不畅, 形体瘦 弱, 面色少华, 对答声低气怯, 右乳扪及鸽蛋大小肿物, 边缘光滑, 块质较硬, 活动可, 压之略痛, 舌淡、 苔薄白, 脉细滑。

诊断: 乳癖; 辨证: 痰瘀气滞; 治法: 理气活血, 化痰 散结; 方用逍遥蒌贝散加减。

处方: 全瓜蒌 15 g, 浙贝母 12 g, 生白芍 10 g, 软柴 胡 10 g, 当归 10 g, 酒川芎 10 g, 广陈皮 6 g, 八月札 10 g, 制香附 10 g, 毛莪术 10 g, 红花草 10 g, 川赤芍 10 g, 白花蛇舌草 15 g, 夏枯草 15 g, 炙远志 6 g, 夜交藤 30 g。每日 1 剂, 水煎服。

上药配合冰桃膏外敷。

治疗 7 日后患者胀痛自消, 肿块渐小, 胸闷心悸见 好, 纳香寐安, 方去柴胡、 川芎, 配合桃芥膏外敷, 肿块 缩至蚕豆大小, 随证加用活血化瘀之核桃仁 30 g、 炒丹 参 12 g、 醋三棱 10 g 及软坚散结之海浮石 15 g、 海蛤壳 15 g、 生牡蛎 30 g。

调治半年, 肿物全消, 随访至今, 未曾复发。 按 中医学认为乳房的经络部位与胃、 肝、 肾、 冲、 任等经脉有关, 此女适逢七七之年, 天癸将竭, 加之情志不舒, 发为本病。概因女子多愁善感、 忧思过度, 以 致肝气郁结, 痰湿内生, 气血壅滞结于胸发为乳癖, 故 当以理气活血、 化痰散结为治疗大法。

全方以逍遥蒌贝散加减为底方, 加用八月札理气 活血止痛, 制香附、 毛莪术、 生白芍、 软柴胡疏肝行气, 红花草、 赤芍活血化瘀, 黄药子、 夏枯草消肿散结, 炙远 志、 夜交藤交通心肾, 安神益智。

朱老治疗此病, 在软坚散结、 祛湿化痰的同时, 十 分注重调畅气机、 活血散瘀。故选用瓜蒌、 贝母等以化 痰散结, 当归、 川芎、 赤芍等以活血化瘀, 莪术、 香附、 陈 皮等以疏肝理气, 达到气行血活、 祛瘀生新之效。正所 谓 “血行则肿块自除, 气行则肿痛自散” 。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作者:章斌 李萍 杨新伟 徐光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