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方”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浏览 9

《武威汉代医简》是我国最古老的医方书,简牍共92枚,其中记载活血化瘀治法的有9枚,其中一首“瘀方”:“干当归二分,芎穷(即川芎)二分,牡丹(即丹皮)二分,漏芦二分,蜀椒一分,虻(即虻虫)一分”,并载当“以醇酒和饮”,是治疗血瘀证的最早方药之一。 “瘀方”加减治疗顽痹,效果显著,现分享其中两例病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 李某,女,67岁,2014年5月16日初诊。 患者间歇性多关节疼痛10年余,双手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肿痛,伴晨僵,受凉后疼痛加重,保暖后可缓解,严重时握拳困难,累及双侧肘、肩、膝、踝等关节,多家三级医院明确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西药治疗,病情不稳定,求中医诊疗。刻下查右手1~4指呈纽扣花样畸形,左手1~4指向尺侧偏斜,双手掌指、近端指关节有压痛,双腕关节无肿胀,有压痛,背伸受限,脊柱生理曲度正常,腰骶区叩击痛阳性,活动略受限,双膝关节略肿胀,有压痛,活动受限,左足第2、3指呈骑跨畸形,第一跖趾关节略肿胀。舌质淡暗,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涩细。 中医诊断:顽痹。病机为肾气亏虚,气虚血瘀,痹阻经脉。 治法:补肾温阳,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瘀方”加减):黄芪7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制附片20克,制川乌10克,干姜15克,桂枝15克,细辛10克,漏芦15克,丹皮10克,虻虫10克,川椒5克,黑豆40克,炙甘草10克,6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并用药渣热敷疼痛处30分钟,2次/日。 二诊(2014年5月23日):精神大振,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好转,但服药后大便偏干,原方加白术24克,继服6付。 三诊(2014年6月3日):大便通顺,疼痛进一步缓解,诸症都减轻,守方坚持服药20付。半年后随访:患者疼痛基本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