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辨证施治体会

浏览 7

胃的功能以下行为顺, “胃宜降则和”。胃痛的所有病机都与胃失和降,即胃的气机失调有关。胃气不降则滞,滞则不通,不通则痛。胃气不降则逆,气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反酸等。由于胃司受纳,故胃气上逆还可致食欲不振、食后胀饱、消化不良、食少纳呆等。因此,在治疗胃痛中应注意对症应用调理气机的中草药。临床时如果能辨证分型应用调理气机的中草药,就能收到较好疗效。

寒邪袭胃症见胄痛急性发作,脘部痛而拘急,艮寒喜暖,局部热敷可痛减,脉沉迟而紧。治宜温肝散寒,理气止痛。方用良姜、苏梗、香附、生姜、半夏、茯苓各15克,附子(先煎1 小时)、肉桂各10克,甘草、木香各5克,荜菝、吴茱萸各3 克,红糖50克(煎好药汁后趁热加入),水煎分3次服,每日 1剂。

食滞胃脘 症见胃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时而呕吐,吐后症状减轻,食欲不佳,舌苔厚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和中健胄。方用莱菔子、陈皮、茯苓、连翘、山楂、麦芽、神曲、生姜、鸡内金各15克,半夏、大黄、枳实各9克,水煎分3 次服,服药汁时加二匙蜂蜜,每目1剂。

胃阴不足症见胃隐隐作痛,咽燥口干或口干渴,便秘,食纳不佳,干呕,舌淡红,舌无苔少津,脉细。治宜养肖润燥,滋阴止痛。方用生地、麦冬、元参、枸杞子、黄精、当归各15克,川楝子、延胡索、石斛、川芎、芦根、玉竹、白芍、甘草各10克,梨皮30克,水煎分3次服,服药汁时加入2匙蜂蜜,每日1剂。

肝郁气滞症见胃胀痛,痛累及两胁,甚至牵引胸背,胸膈痞闷,时而打嗝,嗳气吞酸或呕吐,饮食减少或不消化,急躁易怒,善太息,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柴胡、枳壳、白芍、苏梗、香附、佛手、当归、玫瑰花、陈皮、茯苓、生姜各15 克,旋覆花、代赭石、柿蒂、公丁香、金铃子、木香各10克,甘草 6克,水煎分3次服,每曰1剂。

瘀血阻滞症见胃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食后痛甚,痛处拒按,严重时可出现呕吐、便血。治宜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五灵脂、蒲黄、丹参、当归、乳香、没药、红花、沉香、白芍、砂仁、延胡索、香附、黄芪、党参、枸杞子各15克,木香、丁香各10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若呕血鲜红色,舌红苔黄者,伴肝胃郁热,可加生地、藕节各15克,大黄、黄芩、黄连各10克,以清热凉血。若呕血或便血兼见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脉细弱无力者,伴脾虚脾不统血,可加灶心土150 克,生地黄20克,白术、党参、茯苓、阿胶(烊化冲服)各15 克,黄芩、附子(先煎1小时)、藕节各10克,以温脾益胃,止血补血。

脾胃虚弱胃部隐痛绵绵,得食后痛减,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倦怠乏力,食少,舌淡,脉缓弱。冶宜温中补脾、益胃补气。方用黄芪、党参各25克,生姜、白芍、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砂仁、升麻、柴胡、陈皮、桔梗、扁豆各15克,木香、甘草各10克,大枣7枚,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气郁化火症见胃痛曰久,时而痛势急迫,有烧灼感,口干口苦,心烦易怒,泛酸嘈杂,舌红苔黄,脉弦。治宜疏肝理气,泄热益胃。方用当归、白芍、茯苓、白术、柴胡、蒲公英各15克,丹皮、栀子、黄芩、龙胆草各10克,甘草、木香各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热痛型症见胃脘灼痛,恶心口苦,口渴饮冷,尿赤,便秘,脉数。治宜清热止痛,和中益胃。方用石膏30克(打碎先煎1 小时),延胡索、知母、白芍、青皮、蒲公英各10克,甘草8克,大黄、半夏、枳实、芦根各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脾胃湿热型症见胸脘痞满胀痛,口苦口腻,渴不欲饮,纳呆头晕,四肢重滞,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治宜清热化湿,养胃益脾。方用薏苡仁30 克,茯苓、枳壳、佩兰、陈皮各15 克,黄连、半夏、石菖蒲、黄芩、胆星、竹茹各10克,甘草、麦冬、芦根各6克,水煎分3次服,每目1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