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是当代著 名的中医大家。邓老在运用中医药 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方面造诣颇深, 他采用“益气除痰活血法”治疗血管 性痴呆疗效卓著。现将邓老辨治血 管性痴呆经验介绍如下。
一、气虚为本,痰瘀为标 邓老指出血管性痴呆多发于老 年人,多为虚实夹杂。其病因可归纳 为恣食膏粱厚味,劳逸不当或七情 内伤等因素导致脾气虚弱。邓老认 为本病病位在脑,与五脏相关,尤以 脾气虚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为脾 气亏虚为本,以痰瘀痹阻脑络邪实 为标,导致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其 ’病性不外乎虚、痰、瘀。虚指脾气亏 虚,生化无源,髓减脑消;痰指痰浊 中阻,蒙蔽清窍;瘀指瘀血痹阻,脑 脉不通;三者互为影响,因虚致实, 或邪实进而耗伤正气,形成虚实兼 夹之证,而为难治之候。此外邓老结 合岭南地域的特点,认为两广地处 岭南,土卑地薄,气候炎热,暑湿为 甚。临证所见,本地血管性痴呆患者 多有脾胃不足,痰湿内阻之象,患者 多数可见神情呆滞、表情淡漠、呆若 木鸡、倦怠嗜卧、步履沉重、口多涎 沫、头晕头痛、食少呕恶、脘腹胀痛、 痞满不适、小便失禁、大便自遗等症 状。舌胖大而有齿印,苔常厚腻,脉 细滑或濡弱等属气虚痰浊之候。邓 老认为,疾病的发展存在由浅入深 的规律,相较而言,气病为浅,血病 为深,痰瘀相比,痰在气分,瘀为血 分,痰浊往往出现较早,随后病人血 分,方成痰瘀互结之局,从二者的因 果关系来看,常痰浊在前,瘀血在 后,指出痰为先导,以痰为主。 二、益气除痰活血为治疗法则 邓老牢抓中医的“整体观念”及 “辨证论治”,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脑, 但发病之根本在于脾,强调本病治 疗基础在于益气健脾,而未提“治 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 源,脾气健则气血旺,痰瘀去则血脉 通,不治脑络而元神自安。邓老认为 治疗时应以“益气健脾”为法,常选 用四君子汤加用五指毛桃,方中诸 药皆味甘人脾,益气中有燥湿之功, 补虚之中有运脾之力,颇合脾欲甘, 喜燥恶湿,喜通恶滞的生理特点,体 现了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本大法。 方中党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药;脾 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每易生湿, 辅以白术甘苦温补气,苦燥健脾为 臣;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与白术相 伍,前者补中健脾,守而不走,后者 健湿助运,走而不守,二者相辅相 成,健脾助运之功益彰,为佐药;甘 草甘温益气,调和诸药。邓老喜重用 岭南常用草药五指毛桃,又名南芪, 其味辛甘,性平、微温,具有益气补 虚、健脾化湿之功。与北芪相比,补 气力稍逊,但补不助火、不伤阴,大 剂量应用安全。
邓老根据本病虚实夹杂病机特 点,认为治疗上应以通补兼施,强调 益气健脾为主,除痰活血为辅。邓老 最早提出了“痰瘀相关”的理论,认 为南力。血们-.陀痴呆心1p}以’e虚痰阻 者居多,主张治疗痰瘀同病时重在 化痰,辅以祛瘀。邓老喜用温胆汤化 痰除湿,既治痰湿之标,又治生痰之 本,标本兼顾。方中半夏辛温而燥, 善燥湿化痰,喜用橘红代陈皮加强 理气燥湿化痰之力,使气顺而痰消, 共为主药;辅以茯苓渗湿健脾,湿无 所聚,则痰无所生,是兼顾其本之 法;轻用竹茹不在清热,意在除烦安 神,降逆消痞。用枳壳代替枳实,意 在宽中行气,消痰降痞,又防枳实破 气伤正。甘草益气和中。诸药合用, 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且主 张避免过量使用活血药,以防耗伤 正气,损伤脾胃,痰浊难化。在组方 时选用了多味化痰药,常配一味丹 参,本品降而行血,善人血分,能通 血脉、化瘀滞、消瘢积,去瘀生新,行 而不破,活中有养,故有“一味丹参 饮,功同四物汤”之说。若患者血瘀 明显,痹阻脑络,可加入莪术、三棱, 两者善入血分,破血行气,专攻气中 之血,如此与祛痰药配伍,祛痰破 血,脑络通畅,脑髓充盈,元神受养, 其症自愈。
三、验案举隅
张某,男,65岁。首诊主诉:中风 后记忆力下降明显4个月。刻下症: 神疲乏力,记忆力下降明显,头痛时 作,呈刺痛,夜间为甚,双手震颤,睡 眠尚可,纳差,大小便如常,舌胖大 紫暗苔白厚,脉弦滑数。参照血管性 痴呆诊断标准诊断为血管性痴呆, 证属“气虚痰瘀”。处方:竹茹、法半 夏、厚朴花各10克,白术、茯苓、白 芍各1 5克,五指毛桃30克,丹参、 太子参各18克,泽泻8克,枳壳、橘 红各6克,甘草5克。水煎分3次 服,每日1剂,连服7剂。
复诊时见记忆力较前改善,双 手震颤较前减轻,睡眠好,胃纳 可,头疼减轻,饥饿时感眩晕。舌头 大紫暗苔白厚,脉滑数。复诊患者 状好转,前方去泽泻防利水太多 药同前,予15剂。
三诊时见记忆力好转,近事 有遗忘,远事清晰可忆,双手震颤 少,时或头痛,舌胖大紫暗苔台 腻,舌边左侧有瘀斑,脉弦数。处 竹茹、胆南星、三棱、莪术各10. 枳壳、橘红、甘草各6克,法半夏 克,赤芍、茯苓、薏苡仁各15克 术20克,太子参、五指毛桃各30 远志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 连服15剂后,记忆力明显好转 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