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归经的概念及意义

浏览 6

归经的概念

归经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是指药物的归属,即指药物作用的部位。“经”是指经络及其所属脏腑。归经是中药对机体治疗作用的定位,是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的作用或影响。归某经的药物主要对该脏腑及其经络起治疗作用,对其他脏腑经络作用较少或者没有作用。

归经的临床意义

中医理论认为药物能够治疗某脏腑经络的病证,就意味着该药入某经,可以治疗该脏腑、经络及其循行部位的肢体、关节、皮肤疾患。中药性味功能相同,归经不同,所治病证和临床使用对象则不同。如治疗阳痿滑精的淫羊藿、鹿茸入肾经;治疗咳嗽气喘的桔梗、款冬花归肺经;治疗手足抽搐的天麻、羚羊角、全蝎归肝经;大黄具有泻下功效,归大肠经。可见中药的归经是从药物功效以及疗效总结而来的,是药物的作用以及效应的定向与定位。许多中药可以同时人两经或数经,说明该药对机体具有广泛的影响。中药归经理论是历代医家临床遣方用药经验的总结,其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一同构成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对中药的临床实际应用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黄连、黄芩、黄柏,均性寒,味苦,功能均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黄的不同之处在于,黄连归心经,治疗经有热,心悸、烦躁、失眠或口舌生疮;黄芩归肺经,治疗邪热壅肺,咳嗽吐黄稠痰、胸痛、咯血或喘促气急;黄柏归肾经,治疗下焦有热,阴部湿疹瘙痒、带下黄臭,或下肿胀、风湿,或肝火亢盛,伤耗肾精。掌握归经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