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甘草汤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医案案例

浏览 7

慢性骨髓炎为伤骨科常见病。由于死骨,死腔的形成及瘘管引流不畅,给治疗带来困难。因而疗效不尽满意。从1984年至1989年期间我们收治慢性骨髓炎的病例中,取出资料较为完整的70例,经用手术、抗生素、口服黄芪甘草汤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16岁至45岁为46例,45岁至60岁为14例,15岁以下10例。病变部位肱骨为32例,股骨为29例,胫骨为9例,无外伤史的30例,有外伤史的40例,患病时间5月至1年者20例,1年以上至2~3年为36例,4年以上者14例。X片报告:骨髓炎并死腔,死骨54例,无例骨16例,手术58例,非手术12例,随访2~5年无复发。

二、治疗方法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从整体出发,全身与局部兼顾,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内治以口服黄芪甘草汤为主,配合有效的抗生素。外治法则因病情而定。单纯性瘘道者行瘘道搔刮术,且放置滴出入引流管2根。每天从伤口内持续滴入0.9%生理盐水500~1000毫升加入氯霉素0.5~1g,7~14天后拔出滴出入管后,每天以口服黄芪甘草汤随症加减。半月后停用抗生素继续口服黄芪甘草汤1~2个月。

三、病例举偶

某某,男,53岁,系双牌县管理站干部。因1978年开始四肢多发性骨髓炎在我院及外院手术及中医治疗后原病灶部位治愈但新的病变部位又出现。每年至少要在送院住院二次,年复一年病根始未愈。1986年4月因左上臂疼痛,流脓3个月在外院医治效果不满意而再次来我院就医。经照片:左肱骨上段骨膜增厚,多个透光区,且有多条索状死骨形成。检查所见,上臂内、外、前均有一个大小不同的瘘道,有脓性分泌物渗出,皮肤紫暗,肩关节活动受限。入院后经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颈丛麻醉下行病灶开窗取死骨及痿管搔刮术。术后未植滴出入引流管,肌注青链霉素一周后以服黄芪甘草汤半月痊愈出院。出院后嘱继服黄芪甘草汤45天或更长一些,以防其复发。继随访至今良好。

四、讨论

1.祖国医学认为骨髓炎是由于外邪侵犯、致使气血经脉凝滞,元气亏损,气血失调,正不胜邪,机体抗病能力减弱(现代医学认为在某些部位适宜细菌的滋生)而引起骨感染。根据我们治疗体会急性实热型以驱邪为主,兼以扶正,慢性虚寒症型则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

2.黄芪甘草汤是我们临床实验方,其功用能补气健脾,扶正驱邪,活血化瘀,托毒生肌,,药方组成:黄芪50g、甘草15g、丹参30g三味而成。根据病症的变化在此方上随症加减。临床所见慢性骨髓炎者均有它共同的临床特点:发病日久,多方医治,反复发作,死骨形成,,道流脓。身无寒热表现又体质虚弱,气血耗损久病及虚之症。我们根据其临床特点故选用黄芪为主而重用,取其黄芪有益气补虚,健脾生肌,托毒之功。并且有人报导黄芪素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之功,它与黄芪同用可增进益气健脾,生肌解毒之功。丹参取其活血、去瘀、清热之性。有的学者实验报导,丹参具有极为显著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