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以岭药业自主研发的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再次被列入卫计委发出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指南推荐用药,该中成药主要成分有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主要功效为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从中医学治法看,表里双解是把解表药和攻下药(或清里药)一起使用,莲花清瘟胶囊属于表里双解剂。 表里双解法衍变 早在《黄帝内经》中,对热病的病因、病机、治则已有深刻探讨。至汉代张仲景用六经来归纳分析证候,有发于外者,有生于内者,亦有内外同病者。或表邪内传,或本有宿疾而又新受外感,以致内忧外患,表里同病。遇此病证,单用解表或者单用泻下之法都很难奏效,往往需表里双解。 金元四大家中,刘完素倡导“六气皆从化火”说,说明火热为病的广泛性,将火热病分为表证和里证,且突破了先表后里之成规,采用宣、清、通三法和辛、苦、寒药开发郁结,宣通气液。创制防风通圣散、三一承气汤,其理论及实践是温病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伏气温病 温病的致病病因是外感温邪,这类病邪除了风热、暑热、湿热、燥热之邪外,还包括了“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疠气、温毒也都属于温邪范围。 伏气温病源于《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历代医家多有阐发。王孟英是清代温病学大家,他强调温病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如春温、伏暑、温疟等都属于温病。 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实质都是感受温邪而发病,所不同的是临床表现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病邪性质,致病途径,病变部位,病人体质等因素不同,故必须以证候为依据,不能离开证候空谈成因,也不应把伏气看成是疾病的潜伏期。较新感温病而言,伏气温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这一特点是得病初期即见高热、烦渴、舌绛、尿赤、脉数等邪在气分、营分的里热证候,少数亦可伴见恶寒头痛、无汗或少汗等卫表之证,危重证候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 医案 笔者观察自己孩子的病毒性肺炎全过程,现在反思这个病案,恰符合伏气温病的发病特点。 2015年11月底,3岁小儿,傍晚突然出现手足冰凉,恶寒发热,体温高达39.8℃,无明显咳嗽咳痰、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白,脉数,查血常规及肺部听诊无明显异常。当时考虑为风温肺热证,邪犯肺卫,第二天予银翘散加味(颗粒剂)口服后仍身热不退,朝轻暮重,夜间喉中闻及痰鸣,甚至有喘憋,出现轻度嗜睡,不思饮食,小便量少,大便三日未解。再送医院拍X线胸片显示左下肺有炎症。经儿科主任诊治后建议住院,我坚持要求让孩子服用中药。考虑他1月前不慎感冒后未彻底治愈,遗留有偶尔的咳嗽症状,此次感冒应为余邪未尽,潜伏日久,再感受外邪,激其内热,内外相合,故此次发病急骤,来势汹汹。单纯的辛凉解表如隔靴搔痒,故结合其症状,辨证为表邪未解、里热炽盛,痰热闭肺易化火动风,如不及时处理,甚至可能出现热深厥深之险候。以宣肺解表,内清里热,兼通腑泄热的治疗原则,给予患儿表里双解的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原方加蝉蜕、僵蚕、生大黄、莱菔子。服药后当晚体温即降至38.5℃,解大便1次,小便量增多,神志渐清,主动要求进食。服第3剂药后体温完全正常。因为此次热毒较重,热邪伤阴,热退后咳嗽较前明显,续以清金肃肺生津法善后,1周后痊愈,未遗留其他症状。 无论新感温病还是伏气温病,对卫气同病之候,打破“入一境,用一药”的清规,先发制病,及时采用表里双解之剂,内外并调,多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对于邪入气营之重症,在辨证论治前提下,及时加用清热泄毒、通脑开窍的药物能迅速逆转病势,缩短疗程,达到速愈。(王青) 来源: 中国中医报
莲花清瘟胶囊 表里双解法衍变
浏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