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治感冒

浏览 8

如果说有哪种中成药在某一个时间段让大家趋之若鹜的话,毫无疑问,它的名字是——板蓝根。 这来自于03年被“非典”支配的恐惧。 但我们今儿却不讲它。谣言止于智者,对于平常的感冒来说,尤其是以外感为主的感冒,一般人想到的无非为解表药中的先锋部队:麻黄、桂枝等。 生活经验丰富的多会想到来一杯生姜红糖水吧——没错,这对于风寒感冒来说,效果尤为不错。色泽润红,微辣而不惹人烦,这是上天给予人们最好的礼物。 其实我们这次真正想说的一味药,它有个诗意的名字——紫苏。 《神农本草经》里面是这样解释的: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 而《本草经疏》中所解释的尤为详细:苏,紫苏也。得天阳和之气,故温。兼地之金味,故辛。辛则善散,温能通气,故主下气,除寒中也。子尤良者,以其善降气也。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孟诜谓其除寒热,治一切冷气。日华子谓其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止脚气,通大小肠。苏颂谓其通心经,益脾胃,煮饮尤胜,与橘皮相宜。时珍谓其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定胎,解鱼蟹毒。 紫苏,顾名思义,它的叶和茎都是紫红的颜色。 它是餐桌上的常见品,在南方尤为常见,且本身便是以一个调味品的身份驻足于大家的餐桌上。紫苏的作用不强,比较温和,有的地方吃生鱼片或者牛羊肉片时,喜欢用紫苏的叶子包上来吃;有的在肉汤中加上一点紫苏,就像用藿香一样,提味去腥,妙用不穷。 漫长的生活,也让紫苏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上: 1、鲜叶生拌,用温盐水加味精在容器中漂沾后放入盘中,加少量熟油即食,味道鲜美,回味无穷,且利于各种维生素的吸收。 2、蛋清加少量面粉、少量盐、味精,调粥状,将叶正面朝上,背面朝下沾面,放入温油中煎至适中即可沾椒盐食用。 3、紫苏叶包生鱼片,沾佐料生食,或和虾、蟹混食适当量的生紫苏叶,有解毒和暖胃功能。 4、和海鲜、肉等一起放入火锅内,稍热即可食用不要时间过长,然后喝其汤,味道极美。 5、鲜叶沾辣根或甜面酱生食,味道极鲜、自然,营养丰富。 但紫苏即便再美味,也总有人会问,它可以用来治疗感冒么? 当然可以。 对于感冒,紫苏往往就只能用于比较轻的症候。平时的生活中,有人感受到了一点风寒,有一点感冒的症状,就用紫苏煎汤加红糖,也可见效。 但也只应用于较轻的症候,如果单论解表作用的话,它尚且不及生姜,它的作用是比较温和的,也就是说发散发汗的作用不会强,教科书上对于它的解释也因此没有发汗二字,仅仅说它发散风寒。 另外,这里的紫苏指的是紫苏叶,紫苏的茎是方形的,叫做紫苏梗,简称苏梗,若作为发散风寒来用的话,就要用紫苏叶,紫苏梗没有发散风寒的疗功效,只有行气宽中的功效。而且行气宽中的功效还不如紫苏叶。 有时候比如说孕妇出现了脾胃气滞,为了避免紫苏叶的温散,就宜用紫苏梗。 有人说紫苏这味中药,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多半会拉肚子,所以适用要慎重。 《本草新编》中是这样解释的:或问宗奭有言:脾胃寒人,食紫苏多滑泄。果有之乎?曰:紫苏乃风药也,善能平肝。土为木制,则人多滑泄。肝木既平,则脾土得养矣。况紫苏辛温,辛能祛湿,温能祛寒,脾胃寒之人,宜无所忌,何致滑泄耶。惟是辛香之味,能散人真气,暂服无碍,而久服有伤,亦当知忌也。 你看,人家说的是暂服无碍,而久服有伤,亦当知忌也。 最后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紫苏的服用小窍门: 1、治感冒 取鲜紫苏叶30克,放入煮好的米粥中煮2~3分钟,去叶服食粥。此粥既能散寒止痛,又能养胃护气,对老弱儿童伤风最为相宜。 2、治头痛 可取紫苏叶若干,放在茶杯中,用滚开水冲服,2~5分钟后取叶,滴去水液,涂于太阳穴、大椎穴或头痛处,有止头痛之效。 3、治身痛。 因气血不和,活动量少,以及伏案过久,常见身疼不适,可取全株紫苏300~500克,煎水浸浴后以被覆盖,得微汗即念。 4、治胃痛。 取紫苏老梗30克,生姜25克,花椒20粒,放入一猪肚内炖服。此方可治胃寒疼痛,对气郁呃逆、胸肋胀满亦有效。 5、治痰喘。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可用紫苏子30克以布包好,烧肉服用,可起辅助治疗作用。 6、治虫伤。 被虫蛾咬伤或受其毒,皮肤发痒,可取新鲜紫苏叶捣烂,或用干紫苏叶研成粉末,调食醋少许,敷于创面,即可止痛止痒防感染。 7、治妊娠呕吐。 取鲜紫苏20克,或干紫苏10克,煎水加少许食糖服,有较好的止吐效果。 希望可以帮到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