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某,女,57岁。2009年6月5日初诊:白睛发红,已有二三年,约1个月发作1次,冬季重于夏季,发胀感,腰痛不舒,大便艰涩,足心发热如冒火,冬夏睡觉时均露在外面,畏冷亦畏热,腹胀,不敢食凉,有汗。舌淡胖润苔偏黄,脉左沉寸弱,右浮尺沉。分析本案目赤,冬季重于夏季,舌脉之象均提示阴寒为甚,因知目赤为虚阳上浮所致,绝非肝火;足心发热如焚则系虚阳下泄表现,绝非湿热下注。治当温阳潜纳,潜阳封髓丹处之:
炙甘草60 g,附子30 g,砂仁30 g,黄柏15 g,白术60 g,肉桂10 g,吴茱萸10 g,茯苓30 g,炮姜30 g,泽泻15 g,陈皮15 g,麦芽30 g。7剂。
复诊:目赤未再发作,腹胀消失。仍然足心发烧,调方:炙甘草60 g,附子45 g,茯苓30 g,炮姜30 g。7剂。未再来诊。
2.鲍某,女,82岁。2011年9月11日初诊:患青光眼白内障多年,西医检查:
视神经萎缩,左眼已失明。从本年正月起双眼木痛,总觉得有火,目眵多,大便干燥而涩,足凉。舌淡紫胖润,苔薄黄,脉沉滑寸浮。此亦阴火上浮。处方:
砂仁20 g,附子25 g,肉桂10 g,黄柏10 g,龟板10 g,炙甘草30 g,菟丝子25 g,沙苑子25 g,车前子20 g,何首乌30 g,草决明30 g,生姜15片。7剂。
服药后目痛消失,便干缓解。
按:一般医家看到“视神经萎缩”的诊断,难免对号入座,认定肝肾阴虚,大施滋补,其实南辕北辙。本案虽说“视神经萎缩”,但所见足凉、舌脉俱是阴盛之象,其中舌见紫象主寒,色越深寒越重,并不按传统主血瘀之说。前贤有“下为本,上为标;内为本,外为标”之论,今足凉在下,是为本;目眵多乃是虚阳上浮表现,是为标。
大便干燥则是阳虚失于传导所致,系阴结。退一步说,阴虚燥热之证,理应在冬季(正月)寒冷之际减轻才对,何以本案却在此时发作呢?只有一个解释,即这是一个阴证,凉病逢上天时之寒,郑钦安所谓“雪地加霜”是也。
3.史某,男,37岁。2006年12月28日首诊:双眼发胀,牙龈肿胀不适1周,便秘、便干已3年,用过牛黄解毒丸类药物乏效。眠差,尿频,夜尿2~3次,口和,畏寒,手足不凉,舌淡胖润有齿痕,脉沉寸弱。按此症口和,畏寒,舌脉俱属阴证;眼胀、牙龈肿胀乃阴盛阳浮之征;便秘、便干则由阳虚运化不及所致,治宜扶阳潜纳,兼顾通便,方拟潜阳丹合济川煎出入。处方:
附子10 g,龟板10 g,黄柏10 g,砂仁10 g,茯神30 g,当归25 g,升麻5 g,枳壳10 g,牛膝25 g,泽泻25 g,肉桂10 g,草决明30 g,炙甘草10 g。7剂,水煎服。
2007年1月9日复诊:目胀消失,齿龈肿胀缓解,便干转调,仍眠差,阴囊汗出,时胸闷气短,脉弦缓寸弱,舌淡胖润。调方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