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有关的条文如下:
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2.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讲解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是指少阴外感初期,故见发热。而脉沉为少阴之脉,少阴阳虚,不能鼓动于脉,即便外感,脉也不浮。这就是少阴外感的特点。
多数医家将本方理解为“太少两感证”
2.第(281)条是少阴寒化证的提纲证。
【配方组成】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
1.附子在本方中用炮附子,至于如何炮制,仲景并未说明,不过应该肯定的是炮附子的毒性比生附子要低。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附子有生用、炮制两种,在回阳时多生用,其他情况多炮制用。去皮后,附子的毒性也大大降低。
2.麻黄发散风寒,治疗外感风寒;附子温里散寒,治疗阳虚里寒;细辛既能散外寒,又能温里祛寒。三药合用,能够温阳散寒,治疗阳虚外感风寒证。此外,细辛、附子均具有散寒止痛作用,故本方常用于寒性疼痛。
【配方剂量】
1.麻黄汤中麻黄为三两,而本方仅用二两用量较小。由于麻黄发汗力强,体弱者发汗宜慎,或蜜制用,或用量宜小。从本方麻黄的用量来看,适用本方的患者似乎体质不强壮,或不宜发汗。
2.仲景方中附子的剂量单位是“个”,有大者,有小者。现在对附子的大小称重,一般而言,大者为20g,中者为15g,小者为10g该方中附子用15g为宜全方剂量按汉方换算如下:麻黄30g,细辛30g,附子15g.
3.细辛用至二两,即30g。按教材或一般学者的观点,剂量属于超大。古有“细辛不过钱”之说,科班出身的中医大多视为金科玉律,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这不是南宋的陈承说的不对,而是我们断章取义,看一下上下文就知道了。原文为:“细辛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而死。”首先,要弄清钱是什么样的标准,钱是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一钱大约是1.5~1.8g,半钱不应该超过1g。其次,要弄清此说的要点:一是单用,二是用末,三是不可过量使用不知何时起,讹传到今天,就变成“细辛不过钱”了,就连《中国药典》也明确标明细辛的用量是1~3g。
能把这味药物用好,对于一些疑难病症确实有效。但剂量限制到3g以下,其作用到底有多大就不敢说了。许多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超大剂量用细辛,不仅疗效可靠,也没有发生中毒的情况。如余国俊先生在《中医师承实录》一书中记载:
“我用细辛入煎,少则3g,多则60g,从未出现过毒副作用。”这为我们大剂量应用细辛提供了借鉴。不过,笔者认为,大剂量应用本品还是谨慎为宜,若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是先从小剂量用起吧。
药理学研究证实,细辛的功效与毒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
挥发油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甲基丁香酚和有毒成分黄樟醚。细辛全草经一定时间煎煮后,煎液内挥发油中的有毒成分黄樟醚的含量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而很快降低,而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的甲基丁香酚含量的下降速度较黄樟醚慢,即黄樟醚的挥发性远胜于甲基丁香酚,因而含量下降较快。所以,细辛全草煎煮一定时间后,煎汁中仍保留着足够量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而有毒成分黄樟醚的含量已大为降低,不足以引起毒害。实验证实,煎剂中细辛用量即使是散剂的4倍、12倍,也不会引起毒性反应且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证,其疗效较常规剂量明显为优。
4.现代应用本方时的参考剂量为麻黄9~15g,细辛3~9g,附子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