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某,男,39岁。
以全身浮肿,伴胸闷气短12天,于1957年11月4日入院。入院后检查:血压20/16KPa(150/120mmHg),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透明管型(+)尿比重1.030,X线检查:
胸腔积液。西医诊断:①急性肾小球肾炎;②胸腔积液。请米老诊治。症见全身高度水肿,以颈部尤甚,胸闷气短,头晕耳鸣,腰酸尿少,肢体困重,活动不灵,胸及下肢皮肤可见裂纹数处,并有渗出液,舌淡苔略黄,脉浮滑。中医诊断:水肿并发支饮,证属水湿浸渍,饮停胸胁。治宜宣肺利气,通阳逐水,方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五苓散合剂加味。处方:麻黄17.5g,附子35g,茯苓、白术、泽泻、桂枝各17.5g,猪苓、桔梗、杏仁、紫苏子、甘草、葶苈子各10.5g。每日1剂,连服6剂。
二诊:服药1剂,胸闷气短明显减轻,继服5剂,尿量增多,水肿减退,舌脉同前,守方继服6剂,诸症消失。但时有腹胀,畏寒肢冷,舌淡苔白略腻,脉沉细。证为脾肾阳虚,治宜温肾健脾,方用济生肾气汤。处方:熟地28g,山药、山茱黄各14g,牛膝、丹皮、茯苓、泽泻各10.5g,肉桂3.5g,附子、车前子各35g(另包),每日1剂三诊:服药6剂后,上述症状消失,舌淡、苔薄白,脉缓。血压、尿检、X线检查一切正常,临床痊愈出院。带药六君子汤6剂以善后.
【原按】
米老在治疗肾病时,重视麻黄与附子的灵活运用,在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均以麻黄为君药,用量多在14~28g,小儿亦用至17.5g,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均以附子为君药,用量多在28~70g。麻黄与附子均具毒性,文献亦有中毒病例报告,米老在临床中用量较大,但未出现中毒现象,且治愈率甚高,其主要因素有二:①配伍得当麻黄辛温味微苦,有发汗平喘,消肿利尿之功。麻黄发汗虽强,但方中常配大寒的石膏以制之,白术补脾以扶之,附子扶阳壮水,甘草、大枣以和营卫,故汗出不多。米老通过反复临床验证,认为用麻黄应不分冬夏,关键在于辨证确切,配伍得当。若误用于虚人或虚证,加之配伍不当,可出现大汗亡阳②深研药理。附子辛热燥烈,有助心肾之阳,回阳救脱之功,常用于阴水证。形寒肢冷,腰腿酸困,面色白,小便清,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等命门火衰之候为适应证。附子的主要毒性成分是鸟头碱,但经炮制加工后,大量鸟头碱已被破坏,加之附子从体内排泄较快,无蓄积作用,故临床大剂量使用无中毒现象。
摘自:米烈汉,哀瑞华米伯让治疗肾病经验简介陕西中医,1990(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