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浏览 7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提要】

少阴病兼表的证治。

【释义】

少阴病,是里虚寒证,一般不发热,今始得之即有发热,故谓之“反发热”,以别于单纯太阳表证。太阳病脉必浮,现在不是脉浮而是脉沉,沉脉主里,为少阴里虚寒的确据,脉证合参因知是少阴兼表证。那么,自当以温少阴为主,兼发汗解表,可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因为少阴与太阳相表里,所以又称“两感证”。

本条与《伤寒论》原文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相比较,虽然同属于太阳少阴两感,但病机并不全同。本条是少阴病为主故云“反发热”;彼条以太阳病为主,故云“脉反沉”。本条虽是少阴为主,而里虚尚不太甚,所以表里同治;原文第92条虽是太阳为主,而里虚已甚,所以先救其里。必须仔细推敲,才能真正掌握。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外感之寒凉,由太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也。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然此非外表之壮热,乃恶寒中之发热耳,以其脉不浮而沉。盖少阴之脉微细,微细原近于沉也。故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黄以解外寒,而复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黄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阳透人之寒,仍由太阳作汗而解,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妙用也。

按:方中细辛二两,折为今之六钱,复三分之一,剂中仍有二钱,而后世对于细辛有服不过钱之说,张隐庵曾明辨其非,二钱非不可用,而欲免病家之疑,用一钱亦可奏效。盖凡宜发汗之病,其脉皆浮,此独脉沉,而欲发其汗,故宜用细辛辅之,至谓用一钱亦可奏效者,因细辛之性原甚猛烈,一钱亦不为少矣。

按:此方若少阴病初得之,但恶寒不发热者,亦可用。

【验案】

曾治一少年,时当夏季,午间恣食西瓜,夜间失眠,遂于食余当窗酣睡,值东风骤至,天气忽变寒凉,因而冻醒,其未醒之先,又复梦中遗精,醒后遂觉周身寒凉抖战,腹中隐隐作痛,须臾觉痛加剧。

急迎为诊治,其脉微细若无,为疏方:用麻黄二钱,乌附子三钱,细辛一钱,熟地黄一两,生山药、山茱萸各五钱,干姜三钱,公丁香十粒,共煎汤服之。服后温覆,周身得微汗,抖战与腹痛皆愈。

此于麻黄附子细辛汤外而复加药数味者,为其少阴暴虚腹中疼痛也。


相关文章